第 20 章 吃硬不吃软36

  郑西洲去矿区上班时, 姜萱无聊地躺到床上,认真翻阅新闻报纸。

  马上就要去邮电局上班,虽然是个小小的临时工,但也不能马虎。

  她需要多了解了解这个年代的生活常识。

  城镇户口吃商品粮,根据工种级别, 每个月都有各自统一的定额粮食, 细节到方方面面。

  连肥皂都是按人头发放的, 每人每月半块肥皂,想多领一块都不行。

  计划经济果然名不虚传!

  这个新生的国家, 正处于艰难起步的时期,生产力极度落后,粮食产量低, 不能让全国人民吃饱饭, 经济发展又跟不上, 怎么看怎么难。

  姜萱看报纸看的一阵头大, 忍不住又翻出之前看过的粮本和副食本, 认真记熟里面的各项指标供应。

  首先是粮米面,郑西洲有高达四十五斤的粮食配给,而她只有少得可怜的二十一斤。

  其次是蔬菜瓜果肉蛋奶, 半斤肉,一斤蛋, 四两花生油,白糖红糖都是只有四两……姜萱能领到的供应分量只会更少。

  所以吃不饱是肯定的。

  即便郑西洲愿意补贴,姜萱也不愿意靠着他吃饭。

  必须想办法从别的渠道收购粮食。

  能有什么渠道呢?

  姜萱陷入沉思, 去农村收粮,或者去黑市,这些都需要钱。

  而她手里只剩四块钱左右了。

  当初卖手表得来的六十多块钱,一半扔进了医院住院,中间几次去国营饭店吃饭,花了不到两块钱,最后为了邮局的工作,买麦乳精和大前门,更是把钱袋子掏空了。

  她想囤粮,可是缺钱呀。

  姜萱抱头苦恼。

  即便到邮局上了班,一个月才只有十八块的工资,全部拿去买粮食,那也不够花呀。

  正想着,姜萱听见门外有人大声喊,是杨婶的声音。

  “快出来,街道发粮票了。”

  姜萱站在门口,一时没明白她的意思,“杨婶,哪里发粮票呀?”

  “外面的巷子口啊,”杨婶着急,“不知道怎么回事,街道提前一天发粮票了,这会小郑也不在……”

  “我能替他领吗?”姜萱迷糊地问。

  “那也要拿着粮本和副食本去……”

  话还没说完,姜萱立马转身回屋,取来桌上的两个本本,然后出门挂锁,把门锁上了,这才跟着杨婶紧赶慢赶跑出去。

  路上,杨婶问:“你怎么知道小郑的粮本副食本在哪里放着?”

  姜萱随口道:“郑西洲和我说的啊。”

  杨婶闻言,目光意味深长,脸上笑眯眯的,和姜萱说话似乎越发热乎了。

  来到巷子口,已经挤满了人,吵闹声熙熙攘攘。

  两个办事人员被围到最中间,一个拿着大喇叭吆喝,一个抱着厚厚的票证沓子,花花绿绿的,看着挺眼熟。

  第一个被点到名字的就是郑西洲。

  姜萱慢半拍地走上前,给他们看了粮本副食本,然后接过来十几张熟悉的粮票。

  对方看了眼花名册,又瞅着姜萱脸孔陌生,索性问:“你就是姜萱?前两天刚把粮食关系转到解放路的?”

  “对。”姜萱点头。

  “那就没错,收好了,你的二十一斤粮票。”

  姜萱笑了笑,乐得接过自己的粮票份额,还有肉票蛋票白糖红糖票等等,零零总总,居然有二十多项。

  最后又领了两张面额三寸的布票,还有两张工业券。

  工业券是郑西洲的,姜萱是临时工,压根没得领。

  票券按户发放,姜萱第一个领完,第二个就是杨婶一家。

  姜萱站在后头,竖起耳朵仔细听。

  杨叔有三十二斤的定额粮食,杨婶则是二十一斤,底下的两个孩子,一个初中生领了二十斤,一个小学生领了十八斤。

  紧接着是田寡妇,一个妇女和三个孩子,加起来总共领了五十斤。

  最后是孙干事那家。

  姜萱默默盘算,大杂院的四家住户,单人粮食配给最高是四十五斤,很明显,郑西洲是当之无愧的粮食大户!

  搬运工的粮食配给太令人眼馋了呜呜呜。

  姜萱握紧手里厚厚一沓粮票,眼眸低垂,忍不住露出羡慕的眼神。

  要不还是考虑考虑和郑西洲认真谈谈对象?

  这个金大腿真的有好多粮食领啊!

  跟了他绝对不愁吃。

  想到这里,姜萱立马摇摇头,万分唾弃自己偷懒抱大腿走捷径的想法。

  回去的路上,杨婶一脸喜色,拉着姜萱,噼里啪啦的问:“小姜啊,你的户口也落到这里了?什么时候办的?连户口都迁过来了,结婚也快了吧?”

  姜萱一阵干笑,应付她道:“婶子,你也知道我是南方那边来的,以后要在这里定居,户口当然要迁过来了。”

  “那正好方便办结婚证了!”

  每句话都离不开结婚两个字,姜萱觉得实在头疼,恨不得快点到家。

  半点也不想唠嗑了。

  杨婶还不肯放过她,笑眯眯的追问:“你和小郑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最近的好日子也多……”

  姜萱连忙道:“我们还在谈对象呢,没商量结婚的事情,不急,真的不急。”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 20 章 吃硬不吃软3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六十年代白富美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六十年代白富美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