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77

  他是打算自己弄明白这其中的原理,然后自己研究出来,并没想过要大规模的用于战争。所以他亲自来见卫苏,也并不打算去拜见秦王,就是不想参与进各个诸侯国之争中。

  而卫苏所说的,让他们墨家子做军备武器,这让他实难接受。这岂不就是等于就是让他们参与进战争了。

  端木嵩脸色阴晴不定,很明显他的内心正在天人交战。卫苏也不急,手指关节弯曲,轻轻有节奏的敲击起桌面来。

  许久之后,端木嵩摇摇头,“恕难从命,那些军备杀人利器,我们墨家子很难去做,这与我们墨家的宗旨相背离。”

  卫苏听他拒绝,也不着恼,笑道:“可是我给端木先生的图纸,这个守城弩,也可以叫攻城弩,照样是杀伤力惊人的神兵利器啊。你将来做出来,不也一样要用于战争?”

  “……”端木嵩默了,他如何能不知?只是,这个东西他以前从未见过,其机关之巧妙,很难不令人心动。他是想着自己私下里研究,想来也没什么大碍吧?

  然而卫苏却看穿了他的心思,“这个东西一经问世,必然会成为天下利器之首。端木先生认为,真的没大碍吗?”

  端木嵩咬牙,可让他就这么放弃,他也心有不甘。作为墨家人,不能亲自动手试试做出如此精妙绝伦之物,这辈子只怕都会抱憾终身。

  卫苏笑了,他又岂会不了解端木嵩此时的心境?

  “可是端木先生,万事万物总有其两面性,你认为的好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而坏的东西也未必没有好处。比如它,可以攻城,也可以用来守城。试问先生,你可能定义它真正的性质是好是坏呢?”

  卫苏站起身来,来回走了两圈,继续道:“其实我们的观点是很接近的,我也不喜欢战争,我希望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可是如今这世道,真的安稳吗?诸侯国纷争,大大小小的战争几乎每年都有,百姓几乎没有安定的日子。”

  卫苏说得的确是实情,天下纷乱,诸候国的君王以及世家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会管百姓的死活。每每战火一起,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百姓。

  卫苏继续道:“现在的君子贤士讲究出世入世之说。我曾经也认为自己…待在颍阳学宫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能避免一切的祸事。可是事与愿违,就算没有娄国也会有邶国,或者其他国。强取豪夺,不顾旁人意愿,可以仗着强势欺压。我在颍阳学宫都如此,其他的百姓呢?”

  “既然入世,那我便做自己该做的事,改变这个世界。不破不立,只有搅动乱局,这天下才能有所改变。”

  端木嵩明显不赞同,“只是搅动乱局,天下纷争一起,百姓又该如何?”

  卫苏自然也是想过无数遍这个问题,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只有找出病原,用刀剔除病灶,才会有康复的机会。这是有必要经受的阵痛,只要熬过去,则否极泰来,天下太平。

  “只有天下统一,整个天下不再四分五裂,才能真正没有战争,人们才会免受战火之苦。也只有到那个时候,墨家的兼爱非攻才会得以实现。”

  卫苏话一出,端木嵩心中一震,没想到卫苏竟然有这样的抱负。他们墨家一直致力于兼爱非攻,多少人的努力,还不如卫苏这个外人看得透彻。

  “痛只是一时的,如果这都忍受不了,将来怎么可能天下太平?”

  端木嵩手指摩挲着茶碗边沿,思索着道:“所以,你才决定下来相助于秦国?那么你又怎么知道秦国就一定能做到天下一统?”

  卫苏笑道:“因为有我啊,还有端木先生您呐,在将来还有更多呢能人志士。秦国虽然现在来说条件不比他国,可是这些不都是可以改变的吗?”

  看端木嵩脸上神色有些松动,卫苏不遗余力的道:“墨家的思想,我是很佩服的,只是这些东西也只能在墨家自己人身上体现。可是在将来若是能将墨家的思想传遍天下,到时候才是真正有意义。”

  “什么东西固步自封才是最危险的。像你手上的东西,就算我不找墨家人做,照样能做出来,只不过就是多费一点时间力气罢了。其实端木先生真的可以考虑考虑我的建议,该如何选择,墨家将来如何走出去,这些都要好好想想了。”

  端木嵩低下头去,“此事事关重大,老夫亦不能轻易做主。老夫召集墨家诸位长老商议商议再说吧。”

  卫苏点点头,“如此也好,等你们商议有了结果之后,再决定是否前去见秦王吧。”

  只要他们前去见过秦王,便说明了愿意为秦国做事。这对秦国来说,可是一大助力,墨家的机关窍要之术,天底下无人能及,秦国军队想要征战诸侯国,军备必须遥遥领先。有强大的武器加成,则事半功倍矣。

  原来的世界,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数千年。到了这里,未来依旧能百花齐放,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卫苏无法想象,不过试一试又何妨呢?他来到这里本就是个意外,他早就改变了许多,也不在乎这一点了。

  另一边,无心政事的秦湛在接到赵立的回禀之后才安定下来。先生为了他,为了秦国已经做了许多事了。自己如果不努力,哪里还有脸面与先生并肩携手?

  就在这时,赵立前来通禀,说是卫苏过来了。

  虽然秦湛早就吩咐过,只要卫苏过来便直接进来就是,不用通禀。可是卫苏坚持,秦湛也没有办法,只能随他。

  秦湛到门口将卫苏迎了进来,亲自给他沏上茶。卫苏过来也就是想跟秦湛说墨家的端木嵩之事,大概将端木嵩的来意也告知了。

  秦湛听得新奇,能吸引端木先生的东西,必定不是一般的。像是之前卫苏拿出来的水车,造福了全天下的百姓。远的不说,就是蜀地几乎都是山地,人们往往都是肩挑背扛送水上山灌溉。现在有了水车,修了水塘水渠,用水的问题解决了,地里的粮食也增产不少。

  因为水车由墨家子弟以及陶家推广开的,因此墨家子弟也愈发得百姓称颂。

  “先生,不知你送给端木先生的东西是何物?”秦湛好奇的问。

  卫苏大体说了一下,秦湛心驰神往,高兴的道:“竟然有如此神奇之物,有了它,那就不用惧怕攻城战了。只是,如果端木先生不愿意搅和进来,那该怎么办?”

  “希望他能想明白吧?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只能另外招募匠人。只是按照专业程度来说,制作进度以及完成度肯定是不能与墨家子相比的。”

  卫苏也并不太确定,他最多也只有六七成的把握。

  秦湛思索半晌,“先生是想在蜀地设立一个专门的军备制作地?只是为何选择蜀地?而不是其他地方?众所周知的是,蜀地道路难行,运送困难。将军备制作基地建在此处,将来不得花费大量的人力运出来?”

  秦湛果然聪明,卫苏还从未提出过这个想法,只不过从卫苏的只言片语中就能注意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卫苏的确是这样打算的,也不会瞒着他,便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秦国本就弱小,周围强敌环饲,现在只能韬光养晦。如果大张旗鼓的制作军备,很难不引人注意。如此一来,秦国还能安稳发展吗?而想要人不知鬼不觉的制造大量军备,只有蜀地才是最好之地。地处偏僻,被群山阻隔的蜀地被外界之人普遍认为是穷山恶水。而道路的难行,更是让人望而却步,有了这层纯天然的屏障,谁又会想得到我们会在蜀地制作军备?”

  “其实不止这点,我还想着以蜀地为军事基地,练兵秣马也在此地。”

  看秦湛陷入了沉思,卫苏笑着饮了一口秦湛沏的茶,此时的茶水温度刚刚好,浓淡也是他喜欢的比例。卫苏疑惑,没想到秦湛居然如此了解他,只怕自己都没能把握得如此精准吧?这得下多大的功夫,才能做到这一点?

  秦湛这是凑巧还是故意而为之,卫苏却不得而知。想了想,自己来到秦国才多久,哪里就能轻易摸透了,所以他也只能将之归纳于凑巧了罢?

  “先生说得极是,是我想得太过肤浅了。”秦湛惭愧,只能想到表面,却无法更深一层。

  卫苏摇摇头,这岂能一样?他是跳过了现在这个时代去看问题,自然会看得清楚明白一点。秦湛其实能想到这些已经很不错的了。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很多问题只要多看看多想想也就能清楚了。其实对于道路的问题,你们还忽略了一点。”

  秦湛看向他,不明白卫苏说的忽略掉了什么。

  卫苏走到秦湛的桌案前,找到了一卷蜀地的地图,然后摊开来。秦湛也走过去,与卫苏并肩而立。这是用卫苏的方法让人绘制出来的地图,在现在来说,可以说是很精准的了。

  秦湛看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依旧不明所以。蜀地四周都是重重山岭包围,外人不容易进来,蜀人也几乎难以出去。

  卫苏看了秦湛一眼,笑了,指着地图上的某一条线问道:“你看看这是什么?”

  秦湛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这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卫苏提出来了,那就说明了这里大有用处,只是自己想不到罢了。

  “先生,这只不过是江水河流,不知先生是何意?”他既然想不到,那就直接问出来。

  卫苏笑着摇摇头,“这些不就是路?”

  秦湛还没反应过来,卫苏继续道:“这水路可比陆路方便多了啊。只要有船,便可以顺流直下,出蜀地,入中原。我打算在这个地方建一个船舶厂,专门生产船舶,等到万事俱备之时,大军直接南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试问,谁人敢挡?”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35章27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在古代当先生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我在古代当先生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