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舒适圈日常 - 分卷阅读65

看着自家阿姐。
只见阿姐笑了笑,点点头又摇摇头:“是,也不是。”
看着两个小孩困惑不已的样子,她不再逗弄他们,解释道:“是呢,是因为开春以后,清泉就该去学堂读书了;不是呢,是因为,除了他一个人用,我们两个也要用到呀。”
小朋友们都又长了一岁,在外面的时候,她会避免叫原本的“大丫小宝”这个小名。女孩子也到豆蔻年华了,都说“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样花一样的小女孩,含苞待放的年纪,在外面也是要面子的,怎么还能在外人面前叫这样的土名呢?
她继续说道:“虽然家中只有清泉能去学堂读书,可是知识却是没有限制的呀,知识从来没有门槛,从来不限制别人学习。新雨也是可以学的,等到清泉下课回家后,便将学堂里的知识教给你,然后你们一起习字背书学知识,好吗?”
两个小朋友忙不迭地点头:“嗯嗯。”
小宝拍拍自己小小的胸膛,对着姐姐下保证:“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回来再教给你。”
“好!”
两个小孩双目放光地看着对方,眼睛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原来我还能有上学堂,去习字读书的一天。
万宝妆笑了笑,没再理会两个小孩,把一旁的店家叫了过来,让他给好好介绍一番。
店家是个略胖的一团和气的人,他笑呵呵地走出来一一介绍道:“这笔呢,分为不成型者、笔之下者、中等粗笔、上等兼毫笔,再就是那些善大书之笔。这不成型便是外面的鸡毛笔,一钱银子可拿一大把;笔之下者,羊毛笔三钱银子一支;店里的中等粗笔,是岭南笔形制粗似笔,需要一两一支;店中的上等兼毫笔,选取了品质较好的紫杆,取七紫三羊......”
万宝妆最开始还能认真地听店家和善的解说,后来她的注意力都在两个小朋友身上,只见清泉踮起脚尖,带着一丝憧憬地摸了摸笔杆子。然后新雨也去,伸出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笔尖。见没人注意到他们俩,两人相视一看,偷偷地捂住嘴笑了笑,露出满是欣喜的眼睛。
“墨,松烟墨佳者一笏一百文,其下者则一斤止直钱二百;好一些的便是月团墨,形如月团,一锭五钱银子。”
“纸,糙纸三十文一刀;青纸百文一刀;大青白纸十张,计钱三十六文,一刀则需三钱银子;澄心堂纸滑如春冰密如茧,一纸百钱。”
“石砚,颜色有白、青、紫三种,一钱、五钱、一两银子不等;端砚,资质甚美,但其大者不出五两;澄瓦砚,备受那些官人喜爱,1枚价值1金;陶砚坚润宜墨,光溢如漆,十金难求。”
几人听得是云里雾里,连连称奇,笔墨纸砚之间还有相互的鄙视链呢?
他们选了适合自己手指大小的紫杆笔,三两银子一支,笔这东西可不是一支就够了,万宝妆习惯每个桌台上都要随时带笔,即使是电子设备极其方便的时代,她也习惯用笔书写的,以免想到了什么突然忘记。
所以每人先买了两支笔,一大一小,日后需要再购入吧。
又买了几锭月团墨、三方端砚,考虑到这里的纸张大小比自己寻常用的A4纸大得多,便只先拿了三刀青纸。
共付款37两。万宝妆摸了摸手上的银子,这里读书的工具可真贵,几种物件对比才发现单价纸张最便宜。可是纸张也是最需要用的,其余东西可以几年不换,只有纸张需要一直用一直换,换得勤快些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她再次感慨了一声,在这里读书真是一件奢侈的事,难怪寻常人都供不起孩子去读书。
不过即使是手中的钱这两日如水般哗哗往外流,她也没有面露难色,打断新雨和清泉挑选东西的热情。这些并不是什么娱乐玩具,只是些读书必备品而已,包括之前在阿婆那边选礼物,也是感谢他人的必需品,人可以穷,志气却不能短。
剩下三十多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
若是寻常农户人家,三十多两却也是很大一笔钱财了,可是要供养孩子去读书的话,这点钱估计是不够的。
不仅仅是备好笔墨纸砚,还要买启蒙的书本,大了以后便要学四书五经、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除课上的课本以外,日后还要跟上其余的书本增长见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外书,除去自身的配置,还有私塾的费用和拜师礼。
不过手上财务透红字这件事情,她并没有告诉两个小孩。
赚钱嘛,这是成年人该思考的事情,怎么能将家中的压力甩给小朋友呢?告诉他们以后,只能让他们吃不好也玩不好,连晚上睡觉时都带着压力,徒增烦恼罢了。
小朋友的童年,只管开心就够了。


第29章 手机   再也见不到了
回到了家中, 万宝妆躺在床上,用被子盖住自己,当自己被包裹的时候, 也许是在掩饰自己的脆弱。
可能在柔软的被子包裹的环境会让她更有安全感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古代舒适圈日常 - 分卷阅读6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古代舒适圈日常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古代舒适圈日常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