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86

  徐老汉是被人抬回去的,临被送走的时候吊着一口气没昏,瞪着一双凸出的圆眼死死盯着楚卿,嘴里嘀嘀咕咕地骂着,似是打算日后找徐昭算这笔账。

  这种老无赖最是欺软怕硬,眼下被抬出女子书院,说不准伤一好就会去找徐昭的麻烦。

  楚卿叫停抬人出府的小厮,走到徐老汉身边道:“从今往后,本官会派人昼夜不歇地盯着你,你敢做出半点出格的举动,京师府衙的人不出半刻钟就会抓你去吃牢饭。所以你最好安分些,别再落到本官手里。”

  徐老汉被吓住,接下来的几日果然安安分分没再折腾。楚卿派人盯了他几日,见他不再作妖,又把人调了回来。

  徐家的事情也算告一段落。

  次日,楚卿受命随华筝将军入朝面圣商谈通商一事。

  入宫路上,华筝忽然问她:“听闻昨夜楚卿大人似乎和什么人起了冲突,事情麻烦吗?已经解决了吧?”

  华筝来京中考察,势必暗中带着不少眼线。昨夜的事情动静闹得不小,华筝有所耳闻,楚卿并不意外。

  “劳将军挂心,已经解决了。”

  赌鬼父亲绑架女儿”的事情传出去不好听,尤其对于华筝这样自小生活在女尊男卑社会里的女性,只怕听不得这样的事情。楚卿担心因此影响华筝对大靖的印象,没多说什么。

  华筝却又问:“那位受惊吓的姑娘,是昨日随大人一同接见本将的女官吧?”

  楚卿点了点头:“嗯,名唤徐昭。”

  许是看出楚卿不想多说,华筝也不再多问,转而闲谈起来。

  “本将打算离京后去大靖与兰沧交界的商路上走走,楚大人见多识广,可有推荐的去处?”华筝笑着问道。

  楚卿应道:“大靖与兰沧接壤之地绵延数千里,各城风土各有不同。将军倒还真是问住我了。不过我那有本游记,是我朝元老周先生的著作,其上倒是记着不少交界地上的风土人情,将军若是感兴趣,等待会离宫,我回府拿给你。”

  华筝闻言问:“周老?是周亭以老先生吗?”

  楚卿点头:“正是。”

  华筝笑了笑,眼底流露出钦佩之意:“实不相瞒,本将曾在兰沧与周老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先生风骨绝尘,属实称得上一代大儒。只可惜本将是个粗人,恐老先生见笑,不敢与老先生攀谈。若是有机会,楚大人可引荐本将前去拜会周老先生?”

  楚卿思量道:“将军有意拜会周老,在下自然愿意引荐。不过周老近日公务繁多,只怕腾不出空来。容在下明日去鸿章书院提前请示过周老,再与将军联系。”

  华筝又问:“周老先生在鸿章书院吗?”

  鸿章书院作为大靖第一书院,华筝早有耳闻。

  楚卿应是,解释道:“周老五年前致仕,离京游历四方,前些日子回来后便任了鸿章书院的掌院。”

  华筝道:“这事本将昨个在茶馆听说了。周老是去年回来的吧?唔,说起来,那阵你们礼部好像有位大人刚刚遇难不久。”

  华筝的话无意给楚卿提了个醒。

  周老回来得时间巧,而《四荒游记》后半部分写得稍显匆忙,也不像周老的一贯风格。

  楚卿垂眸没应话,心下却不免想:难不成周老是为了她特意赶回来的吗?可周老远在边境,是如何得知她在京中遇难的呢?

  几日后。

  这晚,最近忙着处理家事许久未露面的徐昭忽然找到楚卿,说她已经将弟弟徐虎过继给隔壁的王婶抚养,而她也想离开京城去外面闯荡一番。

  但徐昭从未出过京城,不知该去往何处,她来找楚卿,是希望楚卿能给她指条明路。

  楚卿思量片刻,说道:“我认为好的出路未必适合你。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该往哪走,倒可以去见一见华筝将军。华将军离京后会去兰沧与我朝交界的商路上考察,但她语言不通,需要有人随行翻译。昨日华将军还问我京中可有能随她远走的女子。

  “从京城到兰沧边境,可以途径大靖的大半疆域。或许你四处走走看看,就知道该去哪了。”

  徐昭闻言,忽而跪地叩拜,行的是朝中官员见上司的跪拜礼。

  这礼是楚卿前些日子为了方便她们和朝中官员打交道,教授往来礼节时顺口提的。那时楚卿还笑说跪拜礼太大,她们用不上,非谢恩或谢罪,不必行此大礼。

  而此时徐昭俯首而跪,微微哽咽道:“先生请受学生一拜。”

  楚卿忙去扶她:“快起来,我哪受得起这么大的礼。”

  徐昭抬眸,目光真挚地看向楚卿:“先生受得起。只有先生您,才担得起我等女学生叫这一声‘先生’。”

  ……

  兰沧与大靖的通商合约顺利签订,华筝将军与一众兰沧使者也于四月初十这日离京。

  楚卿携掌仪司女官出城送别华筝将军,也一路同即将随华筝远走他乡的徐昭辞别。

  楚卿给徐昭准备了路上用的衣物和盘缠,但她得先去见华筝将军,便托林七先将行李拿给徐昭。

  徐昭在队伍外围等着向楚卿告别,林七来给她送践行礼,她接过包裹,不由眼眶湿润:“先生总是事无巨细地替我们考虑,嘴上说让我们自己闯荡,又背着我们偷偷把路都铺好。

  “我又怎会不知,我能随华筝将军出行,并非华筝将军所需,不过是先生替我争取来的。”

  徐昭望着兰沧使臣队伍的前方,草长莺飞的四月天里,站在芸芸车前楚卿负手而立,青衫长袍揽起一袖清风,超然气概不输男儿。

  徐昭忍不住问:“我有时会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经历会造就先生这般的人。”

  林七亦望向楚卿,目光愈发悠远,默了片刻,只道:“大人,她是吃过苦的人。”

  楚卿接待完兰沧使臣,转而走来向徐昭告别。

  徐昭拿出一早准备的字画赠与楚卿,解释道:“学生字迹不佳,本不该贸然献丑。然此次与先生辞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学生一身诗书皆由先生传授,如今即将远走他乡,故题下这幅字画赠与先生,聊表感念之心,望先生莫嫌弃。”

  楚卿接过字画,与徐昭告别。

  城郊车马喧嚣,兰沧使臣的车队也在青山深处消失踪影。

  清风徐徐中,楚卿展开字画,洁白如雪的宣纸上写着两行墨字——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万寿节结束的第三日,皇帝于宫内设宴犒赏礼部官员。

  按理说,掌仪司在与兰沧通商一事上功不可没,应与礼部一同受赏。

  可皇帝却只请了楚卿一人。

  楚卿心里不大舒坦,面上没露出破绽,却不多与旁人交谈,只自顾自地吃点心。

  宴会进行到一半,礼部侍郎沈行忽然上前,向皇帝请求道:“此次万寿节期间,掌仪司一众女官宵衣旰食,在我朝与兰沧通商一事上功不可没。故而老臣斗胆,恳请圣上保留掌仪司,准掌仪司女官正式入官制。”

  楚卿惊了一下,抬眸望向堂上的沈行。

  沈行年逾花甲,素来沉稳谨慎,鲜少提出可能违背圣上心意的恳请。

  可此时他俯首跪地,神情认真,不似临时起意。

  保留掌仪司,势必会分走礼部的权利。

  楚卿又看向方枢,这位新任的礼部尚书似乎也对沈行的提议并不反对。

  皇帝先问过方枢的看法,方枢表示同意后,皇帝又看向楚卿:“楚二,掌仪司在兰沧使臣离京后解散,是当初你自己提出来的。眼下礼部的人想替你留下掌仪司,你怎么打算?”

  楚卿起身上前回话:“臣女代掌仪司众女子谢过方大人、谢过沈大人。掌仪司能成立,全仰仗圣上赏识,又幸有礼部诸位前辈指教,才能不辱使命,完成此次接见兰沧来使的重任。

  “然,掌仪司成立不足一月,众女官多为接见兰沧使臣专门选拔。若要正式入官制,还需要多项考察,此时恐难当重任。”

  留下掌仪司,让诸位女学生入官,固然是天大的美事。

  但这些女学生都还太小,朝堂上的斗争太复杂,她们尚不足以应对。接见兰沧来使已经将她们推向风口浪尖,赞美是把双刃剑,无数双眼睛盯着她们,万一日后出现半点差错,她们都会比寻常官员遭受更多的责骂。

  这条路才刚起步,楚卿不能让学生们冒这个风险。现在要做的是韬光养晦,静静等待下一次机会。

  楚卿思量一瞬,索性借机请求道:“臣女虽为掌仪司司丞,却不敢贸然替司中全部女子做主。她们都是大靖最为出色的女子,各有所长,若都留在掌仪司,难免埋没人才。

  “圣上若要赏赐掌仪司,不妨准掌仪司的女子同臣女当初一样,入鸿章书院求学。待她们学有所成,将来必能发挥自身所长,回报圣上隆恩,报效大靖的教养之恩。”

  皇帝闻言朗笑几声,说道:“你倒是狡猾,盯准了鸿章书院那块宝地,以为朕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楚卿不解释也不反驳,只颔首道:“圣上英明神武,臣女的心思如何瞒得住您。”

  皇帝便笑道:“你们家老五和周老都来找过朕,眼下既然你也开了口,朕也不拦你们了。传朕旨意,即日起鸿章书院设立女子学部,面向全京城招生。由楚卿任女子学部部长,协助周亭以选拔女子学部的女先生。”

  楚卿再藏不住喜悦,跪地拜谢:“臣谢圣上隆恩。”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四十二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8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魂穿后嫁给断袖死对头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魂穿后嫁给断袖死对头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