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小书生 - 分卷阅读261

下来,所以……
廖雁搔了搔下巴,“要不,回去喊二当家的一起来呗!”
平时没事的时候,他喊人家老书呆;这会儿有事了,就尊一句“二当家”……左不过是看重人家的钱袋子罢了。

不得不说,孟阳确实有那么一丢丢心动,不过还是努力用理智克制住了。

不差钱的白女侠眨了眨眼睛,指着那一溜儿七、八块水牌,“都要。”
好像最后写的是蟹酿橙,听说橙子也是一种南方来的水果,酸酸甜甜跟蜜橘很像。可螃蟹却带点腥气,她十分怀疑,这两样凑在一起会好吃吗?

说起来,自己还没吃过橙子呢,回客栈之前一定买一点尝尝。

小地方的六口之家,一年也不过二三十两消耗;而在绥山州,一年四十两就够普通百姓平稳度过,所以在冬日吃螃蟹这种事,哪怕对生活富裕的州城百姓而言,也是不小的负担。
可饶是这么着,店里还是坐满了人。

空气中弥漫着螃蟹特有的鲜甜味道,略略带一点腥气,但并不让人讨厌。
食客们大多是拖家带口来的,桌子正中央放一盆招牌蟹子汤,里面被斩成两段的肥大螃蟹横七竖八地躺着,被熬成乳白色的汤汁上氤氲的热气盛腾。

一口鲜美的热汤下肚,瞬间驱散寒意,再从里面捞一块螃蟹吃,美得很呐。
贵是贵了些,但这家店也算厚道,每道菜的分量都很足,每只螃蟹也都很肥,丝毫不会让人觉得花了冤枉钱。

螃蟹本身就是难得的珍馐,所以并不需要太花哨的烹饪方式,只要铺上满满的姜片,撒一点盐巴,上笼屉蒸熟就很好。
轻轻掀开笼屉盖,汹涌的水汽升腾,最终都汇聚到高高的房顶,像云朵。
还很烫,但已经有勇敢的男人伸出手去,呼着热气,用力掰开蟹壳,露出里面鲜嫩而肥大的白肉。
先让老人,再掰一只给媳妇,“这个肥,还有蟹黄呢,你吃。”

在外头如此行事,女人难免有点害羞,又推过去,“你吃吧。”
“这个肥呢,”男人低声道,又帮忙倒了姜醋进去,“看,这么老些黄,快趁热吃。”
丝丝缕缕的水汽从大块大块的蟹肉上升腾,暗金色的蟹黄乖乖躺着,那么老大一包呢。
他舔走粘在手指上的蟹膏,用筷子尖儿划拉几下,将藏在蟹壳尖端的肉也都掏出来,满满当当堆起来老高。

融合了姜醋之后,螃蟹特有的鲜美味道越发浓烈,将冬日沉闷的空气都划开一道口子,引得人口水直流。

女人吞了吞口水,迟疑道:“给孩子吃。”
男人坚持道:“你吃,我等会儿给他们剥。”
里里外外辛苦操持一整年,先吃两口又怎么了?

小孩子看得心急眼热,踢着腿儿嚷道:“我也要,我也要!爹就只疼娘,不疼我了!”
邻桌几个人听了,也不禁莞尔,有人玩笑道:“小孩儿家家的懂什么,你爹这是心疼婆娘哩!”
小孩儿歪着头,忽然大声道:“那我以后也要讨婆娘!”
众人不禁哄堂大笑起来。
这小子才多大,就已经着急想娶媳妇啦!





83.  第八十三章   灯会


绥山州一年一度的上元节灯会一共也才三天, 可白星和廖雁这一去一回,一打一养伤,就直接把正月十四和十五混过去了, 硕果仅存的正月十六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

绥山州经济发达, 每年都会在上元节和中秋节举行两次灯会,由朝廷牵头, 下头的商人们出资,影响非常大, 甚至有不少外地客商专门过来游玩、做买卖。
有客流量就有收入, 不管是税务还是私人账面都很好看。如此一来, 官府政绩好了, 百姓收入高了,干起来越发卖力。
时至今日, 灯会俨然已经成了绥山州的一面招牌。

以州衙为中心向外辐射出足足六七条街,全都被铺天盖地的绳索和门楼覆盖,那些绳索上挂满了各色花灯。
还有存心炫耀的, 故意扎了楼台,将明亮的花灯高高挑起。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座鱼跃龙门的大彩灯, 既有年年有余的意头, 也是祝福即将参加科举的学子们一跃成龙。
那大彩灯是由城中十五名最出色的工匠, 历时两月才勘勘制成, 足有三五个人高、三四百斤重, 十二名体格精壮的汉子才将它托到三丈高的台子上去。
入夜之后彩灯燃起, 鲤鱼灯通身赤红, 头部已经带了金彩鳞片,威势惊人,俨然已经开始化龙。<br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隔壁的小书生 - 分卷阅读26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隔壁的小书生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隔壁的小书生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