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查情351

  当年赐死阿嫮,虽是乾元帝下的旨,鸩酒却是皇后送过去的,乾元帝有个不忍的意思在,后情如何处置也是听皇后回奏,不曾追问。如今回头再看,依着惯例,宫中赐死的罪人都送在乱葬岗上,不做标记,如今事隔多年,尸身皮肉定然早已烂尽,一具白骨,又怎么分得出哪个是哪个?且即是李源上的本,谁知他父女二人私下有无串联陷害。倒是谢家那么一大家子人在那里,即便是谢逢春父子们可能串联,可下人又有多少,更有族人,若有虚情,决计做不成天衣无缝。是以乾元帝并不惊动皇后与谢家,先是遣了人往阳谷城去查问底细。

  说来承恩候谢家如今在阳谷城也算是传奇人家,原先不过是个有田地家财的商户,因有个美貌的女儿得了帝宠,机缘凑巧竟能得封侯爵,光耀门楣。莫说的谢家如今在阳谷城是头一户人家,便是谢家本族姻亲也沾光不少,是以各种传说都有。

  因谢家举家迁往京都之时将签活契的下人无论契约还有多少时日,一概解约放归,就有个宽厚的风评;更有承恩候曾几回来书叮嘱族人不许霸占田地,不许欺凌乡民等语,虽也有些人家瞧不上谢逢春因女得贵,倒是好评更多些,更有乡老道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故此密使要查问谢家也容易,旁的不说,只谢家放出来的那些下人就好探查,叫得些来问,有见过谢三姑娘昭贤妃的,有没见过的,倒是都证实确有其人,只是昭贤妃打落草就寄养在甘露庵,直至十四岁那年才接谢家,而甘露庵那里才不久才遭了贼,竟是一个活口也没留下来。

  要说历朝历代少不了盗贼,可真敢去抢佛门净地,又将师太们小尼姑乃至灶上的婆子斩尽杀绝,一个活口也不留,便是在战乱年代也极为少有,何况如今还是太平盛世。再想着昭贤妃在甘露庵住到十四岁才归家,莫不是其中有了不得的隐秘,如今谢三姑娘成了昭贤妃,便将这些人杀人灭口?只是纵有这等猜测,也要有个实证,实证又在何处?谢逢春倒是有俩女儿在,只她们到底是承恩候嫡女,一损俱损,怎么肯言己家之过。

  密使这里正有疑问,倒是天送了份功劳与他,却是那余姨娘的叔叔在县衙前击鼓,出首告承恩候谢逢春杀死良妾余桃花,事涉人命,又事涉承恩候,引了多少人来看。

  说来姨娘的亲眷本来就算不上亲眷,且在余姨娘死后,余二狗讹了谢家一百五十两银子三十亩上好水田,惹恼了谢逢春,宁可把银子与官衙也不许余二狗再上门,余二狗为此吃过苦头。以余二狗的为人,自然不会觉着是他贪得无厌,反觉是谢逢春反面无情,自然恨恨。

  如今谢家富贵的传闻在乡间传得沸沸扬扬,余二狗听得本就眼热刺心,偏又有好事的撺掇说:“可惜你侄女儿死了,不然你也算贤妃年年的叔公了。”这话说得余二狗几乎呕血,直觉当时要得太少,白便宜了谢逢春,只恨无路可讨公道,背后道是:“什么承恩候,一般地是将女儿与人做妾哩!倒是恬了脸装起国丈来,可不要叫人笑掉牙。”

  如今听着阳谷城中有京中来人探问谢家往事,只以为谢逢春在京得罪了人,如今要问罪,喜得直说着天有眼,当时收拾了番赶往阳谷城内,拼着捱它五十板子在先也要出恶气,私下又存个指望,来人是谢逢春的仇家,指不定连板子也不需捱。可县令哪里敢接余二狗的状子,有了出首的原告,可被告又在哪里?难不成真往京中去拘承恩候?以承恩候的爵位,也只有大理寺动得他,正要将状子掷回,刑名师爷从后堂转了出来,在县令耳边说了几句。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06章 查情35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昭华未央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昭华未央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