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34

  魏隆安四年冬,淮安王萧道坤勾结北燕可汗,以谋逆罪下狱。帝念及手足情分,免其死罪。肖爵,流放岭南,无诏不得入京。革新一派自此衰微。

  次年二月,萧道坤于流放途中病逝,享年二十六岁。

  同年四月,周氏长女宜嫔升妃位。五月,周阁老举荐次子沈爻入内阁。

  至此,朝廷成为以周、张、谢、苏四家为首老氏族的一言堂,再无人敢提改革二字。老氏族势力空前强盛。

  隆安六年秋,皇后诞下嫡长子,取名萧贤。

  次年元月,隆安帝立萧贤为太子,入住东宫。

  隆安九年,段青竹出任太子太傅,重提革新。革新派迅速壮大,聚集先淮安王旧部的同时,将不少寒门的有志之士收于麾下。仅一年,隐隐与老氏族呈分庭抗礼之势。

  隆安十一年秋。

  段府。

  接近正午,日头快要升到脑袋顶上了。却因着昨夜里下过雨,倒也并不觉得很热。在廊下背阴儿处站久了,反而能觉察出一丝凉意。

  抄手游廊里没什么人。只有个小丫头,端着个盛茶水点心的托盘,匆匆忙忙往议事厅走。

  她上个月才被段府的管事从人市买进来,在院子里头做些个粗使活计。昨儿个被管事瞧见,觉得她机灵懂事,便叫她去主子身边儿伺候。

  这位段太傅,她原先是听说过的。

  据说这人出身先淮安王府,先淮安王倒台后被安了个承议郎的身份。

  从七品的小官,没人闲的没事想着难为他。

  谁知就这么放着没管,没两年,正是老氏族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竟不知不觉踩着别人的脑袋爬上正四品的位置。

  内阁的人开始坐不住了,一边后悔当初没有斩草除根,一边急着安排人手要顶替掉他。

  谁知不动手不知道,一动手,竟是发现这人不知何时铺开了自己的关系网,朝堂上支持他的声音竟不在少数。

  不过好在,老氏族那时已然把朝堂握在手里。从前是没注意到这么个人,这会留了心,倒也不至于让他一个四品少詹事翻了天去。

  这事便耽搁下来。直到太子到了择师的年纪,任命太傅的诏书下来,内阁便是再想动他也动不成了。

  有传闻说,他是皇帝看上的人,为了两人能日日相见,皇帝硬是把他一升再升。还未而立,已经占上正一品的位置。

  也有传闻说,他师承齐鲁大儒,后又四处求学,集儒、法、道三家之学于一身。如此人才,自当得以重用。

  还有传闻说,他其实什么也不是,只不过是个善于钻营的投机小人罢了。

  小丫头胡乱想着,匆匆穿过抄手游廊,到了议事厅,跟门口的侍者打个招呼,轻手轻脚地进去换茶水。

  一屋子的红袍紫褂按亲属远近落座,上首正中坐着个红袍文人。

  小丫头先去给主位换茶,余光偷偷去瞧她主子。

  丹唇凤目,稠艳得让人心惊。神色却是淡然而沉静的,因而多了些书卷气,不显得轻浮。

  下过早朝,他身上大红一品仙鹤朝服未换,朝冠已然除了,换了牛角簪子绾发。整个人都气质便在威严中带了些温润。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9章3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竹生淮安完结+番外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竹生淮安完结+番外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