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1/2)

 守过了岁,对于小宫女们来说,就算是又熬过一个年头。

 大年初一这一日,她们能有个难得的休日。

 贵人们比她们可要忙得多,身边都是姑姑和大宫女们在伺候,也轮不到她们,倒是能有些闲暇时光。

 因此过了子时,她们也不想散,依旧围坐在一起吃茶谈天。

 储秀宫的杂役宫女足有六个,洗衣洗碗、搬水扫洗庭院、巷道和回廊都是她们的活计,往日还要同黄门换班值夜,轻易闲不得。

 这会儿能放松玩闹,自然也很珍惜。

 有三个年纪大些的,都寻了同乡去吃酒,剩下的三个便留在储秀宫,除了三妞和小蝶,还有一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多丫。

 她们的名字无人在乎,姑姑们也没给改,叫什么的都有。

 这个多丫平日里便沉默寡言,显少说话,守岁的时候一直在边上嗑瓜子,众人倒也没管,这会儿倒是问:“宜妃娘娘给陛下送鸡汤,然后呢?”

 她竟还在想刚开始的那一句新闻。

 杂役宫女大多都是流民出身,比沈轻稚她们这样每年采选时入宫的不同,往常是宫中实在无人做苦役,尚宫局便会去棚户区选人,她们一入宫就是杂役宫女,没有出宫的妄念,少数运气好的能被姑姑们赏识,也可往上晋升,也有能当上女官的。

 但大多数都沉默地在宫里忙碌,做着宫女们也不愿意做的活计。

 沈轻稚她们只在内殿忙活,擦擦花瓶摆件,侍弄些花插香炉,杂役宫女就只能风吹日晒,在院子里擦地泼水,拔草洗衣,干的活都很累人。

 又脏又累的活,只能她们干。

 但谁没有当贵人的心?

 若多丫不吭声还好,她这一吭声,就连沈轻稚都忍不住往她脸上看了一眼。

 大楚历一百四十四年,由于宫规对宫妃出身并不限制,历史上宫女出身的宫妃不计其数,甚至有的能做到皇后,但杂役宫女出身的宫妃,一个巴掌数的出来。

 可谁没有当人上人的心?整日里风吹日晒地忙活,没有念想,没有未来,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人人心里都会生出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来。

 沈轻稚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她才发现多丫长得着实不错。

 她是那种羞涩的小家碧玉,粗一看不打眼,若仔细瞧了,却能看出她五官精致,根底是很不错的。

 难怪,她也有了些心思。

 旁的人不知道看出什么,但林盼却也跟着说:“就是,三妞,你赶紧说给我们听,后来怎么样了?”

 她开口,就意味着她也看出来了,这是在给多丫打圆场。

 林盼这个人当真是八面玲珑,就连杂役宫女的脸面也要帮着圆,倒是会做人。

 三妞看了看她,这才道:“宜妃娘娘是什么出身,这个不用我多说,姐姐们肯定有所耳闻,早年确实是不行的。”

 “但今时不比往日,她毕竟诞育大殿下,又有皇后娘娘心慈,赏了她四妃之位,这十几年经营下来,在盛京之中倒也有了些脸面。”

 宜妃代表的冯氏,渐渐在盛京站稳了脚跟。

 外面的事,三妞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她只能说一些宫里的传闻:“听说宜妃娘娘经常去乾元宫求陛下开恩,前几日那一次,好像是给娘娘的一个堂侄求差事,但陛下没应允,宜妃娘娘便去寻了大殿下闹。”

 宫里头只有宜妃娘娘的新闻最多,但都没什么好事,不是求了陛下被拒绝,就是找大皇子吃闭门羹,似没什么人待见她。

 沈轻稚却觉得,事实并非如此。

 三妞就道:“也是前几日,大殿下回宫看望皇后娘娘,被宜妃娘娘半路拦住,说了好一会儿话,大殿下也是心软,下午就去了乾元宫,似是帮她求了陛下。”

 她如此说着,语气里都带了同情。

 “陛下自不好同宜妃发火,大殿下这是撞到枪口上,被陛下好一顿训斥,末了还命皇后娘娘好好管教大殿下,说他性子太过柔和,无男儿气血。”

 这话也不知道是怎么传出来的,一字一句仿佛都是亲眼所见,传得跟真的似的。

 沈轻稚垂下眼眸,盯着茶杯中漂浮的茶叶看。

 长信宫里这些事,倒是比大夏宫中还要精彩纷呈,这些大戏唱下来,也不知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对于她来说,却比以前要有趣得多。

 小宫女们一听说大殿下受了罚,立即就心疼起来,七嘴八舌说宜妃娘娘不念儿子。

 倒是付思悦没跟着她们念叨,只若有所思地问:“那最后呢?”

 沈轻稚看了她一眼,浅浅勾起唇角,付思悦这名字倒是没有取错。

 三妞就说:“也是皇后娘娘恩慈,十分心疼大殿下,虽听了陛下的话罚了大殿下,却也亲自同陛下求了这个恩典,给宜妃娘家堂侄求了个翰林院的员外郎,让他盯着匠人们刻板印书。”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7章 第 17 章(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宫女升职记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宫女升职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