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28

  七夕这场庆贺初沅生辰的烟火, 盛况空前。

  直至亥时,方才停歇。

  尽管这场绚烂烟火已经休止,但是当天夜里, 见过筵席盛况的宾客,耳畔似乎还回响着烟花蹿升绽放的杂音, 久久不能平复。

  他们都不禁感叹, 圣人对于昭阳公主的偏宠,实在是到了一定的境界。

  然而于圣人而言,昨夜的筹备, 还是算不得尽善尽美。

  因为在筵席中途的时候, 不慎发生了一些意外。

  一直负责监看宋初瓷的暗卫,匆忙进宫报信, 道是永兴坊走水,伤亡惨重, 便是住在那里的宋初瓷, 也未能幸免于难。

  等到他们冲出重围、疏散围观人群之时,宋初瓷的那间屋子,已经在熯天炽地的烈焰之中,化作断壁残垣。

  他们在废墟翻寻许久, 可到最后,却只找到两具焦黑不成形的骸骨。

  ——应当就是宋初瓷,和她的那个婢女。

  得知这个消息, 圣人如遭雷击。

  虽说当年, 的确是皇后帮着宋初瓷, 夺走了属于初沅的人生, 更何况, 在她的身上, 还淌着宋家的血,她是宋颐的女儿,他理应治她的罪。

  可人心总是难测,情分难以割舍,他到底是真情实感地,将宋初瓷当做亲生的女儿,疼惜了十余年。

  如今骤然听闻她的死讯,圣人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处于难以回神的震骇之中。

  就在他恍惚之际,他身旁的初沅,也因为喧嚣烟花的打断,复述完了她的心愿。

  “我想要……”

  “……阿耶,您会同意吗?”初沅站在漫天烟火的夜空下,满怀期待的看着他,一双瞳眸光华流转,似乎也映着璀璨星辰。

  实在让人不忍拒绝。

  碍于这已经是初沅重复的第二遍,圣人也不好直言,他因为宋初瓷的事情而走神,导致没能听见她的话。

  想着还有在旁的宫人,于是他沉默片刻,笑着颔首道:“我们阿妧想要的东西,朕又怎么可能不允?”

  得到他的承诺,初沅缓缓弯起眼眸,盈盈笑道:“那就多谢阿耶了。”

  然而,等到筵席散尽,圣人回到寝宫方才得知,原来当时,初沅是对着他说的悄悄话,旁边的宫人并未听见只言片语。

  这不禁让圣人犯了难。

  他都不知初沅当时许下的心愿,又如何能帮她兑现?

  偌大的金銮殿之中,桓颂站在鎏金瑞兽香炉旁,手持香烛,轻拨炉中的龙涎香,道:“大不了,陛下明日再托人去打听,公主究竟是想要什么。”

  圣人觉得有些抹不开面子。

  但他沉默着思索片刻,确实无计可施,只好同意他的提议,先上榻就寝。

  香炉吐出缕缕烟雾,弥散馥郁香气。

  不知不觉间,圣人就入了梦。

  或许是因为宋初瓷的事情。

  他竟然难得的梦见很多年以前,他和镇国公、宋颐,他们三个人,一起携手打天下的过往。

  那时候的前朝末帝,祸害世道,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他们三人怀揣着为黎民百姓的大义,也怀揣着平定天下的野心,南征北战,建立新朝。

  宋颐性子刚直,甚至还有些愚忠。戎马倥偬数年,等到好不容易将山河收复,他竟然意图将江山拱手送人,扶植末帝的儿子登基。

  他们为这事,闹得不可开交。

  “阿澄,你莫要忘了我们当年的初心!我们驰骋疆场不是为别的,而是为了天下太平,为了黎民苍生!结果你现在说,你要将整个王朝取而代之!你敢说,你就没有一点私心?”

  彼时,圣人还没有登基为帝,也没有成为一国之君,而是前朝的臣子李澄。他和宋颐称兄道弟、并肩作战,这还是头一回,他们争执得脸红脖子粗。

  李澄听完他的话,不由得冷笑:“我是有私心又如何?难道大哥你的决定,就是正确的吗?我们推翻了萧家的江山,如今,却又要立萧家的子孙为帝。你觉得,这人若是在日后荣登大宝,他会将我们视为安良除暴的忠臣,还是虎视眈眈的奸佞,欲除之而后快?”

  “大哥,你这是天真,是愚忠!”

  闻言,宋颐的脖颈青筋迭起。他道:“可你还记得吗?我们是萧家的臣子!你这样,是不忠,是不义!”

  李澄反驳:“难道任由萧家将天下祸害得民不聊生,便是忠义了吗?”

  ……

  那次的争执,发生在他们攻进长安的前一晚。

  翌日子时,是他孤身带着将士们,和长公主里应外合,击败敌军,将太极宫的末帝俘获。

  他手里的陌刀锋锐,架在末帝的脖颈上,折射出来的寒光,映出他冷硬的脸庞。

  他说:“陛下,做个抉择罢?”

  “李澄,你这个乱臣贼子,终将不得好死!”也许是知道大限将至、无力回天,末帝在他的要挟之下,目眦欲裂地怒骂以后,到底认命,颤巍巍地提起紫毫笔,写下了禅让的诏书。

  于是他就持着那封诏书,于太极宫称帝。

  之后得知此事的宋颐,再不情、再不愿,也不得不随着众人,俯首称臣。

  破碎的山河从此平定。

  可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却在无形之中,裂开缝隙。

  尽管宋颐还是会同旁人一般,恭敬地称呼他为陛下。

  但他的心里,总是会禁不住地想,如果攻破长安的那日,不是他先出兵,而是宋颐,结果将会是如何?

  ——宋颐会不会扶持、撺掇末帝,将他这个乱臣贼子流放,或是贬为庶人、五马分尸?

  人心一旦埋下怀疑的种子,便会日渐生根发芽,直到根深蒂固,再不能铲除。

  对方的任何举止,都能引起你的猜忌。

  也许是察觉到他的忌惮,不多久,宋颐直接请旨,甘愿去陇右道镇守边关。

  圣人表面是颔首应允,私下却又无法安心,安插了暗卫跟随宋颐前往,暗中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陇右道和吐蕃接壤,和突厥交界。

  尚且是萧氏的江山之时,中原便和吐蕃交好。

  宋颐过去以后,自然也不例外地,和吐蕃来往密切,甚至借兵帮忙攻打突厥。

  圣人不知道,之后的哪一天,突厥会反过来帮着宋颐,剑指长安。

  ……

  圣人惊醒的时候,脑海似还留存着,十八年前那场战争的刀光剑影、腥风血雨。

  他好像还看见,尸骸遍地、血流成河的战场,宋颐断着一条胳膊、手提染血的陌刀,抬脚跨过横陈的尸殍,径直朝他走近。

  ——“阿澄,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大哥?”

  “你要了我的性命还不够,为何还不肯放过我的女儿?”

  “为什么?为什么!”

  “大哥究竟有哪里对不起你?!”

  他目眦欲裂地瞪目看着他,怒吼着质问他。

  一次,又一次地重复。

  圣人就在他这样的逼问之中,倏然睁开眼睛,苏醒过来,宛如溺水之人获救一般,大口大口地呼吸着。

  他颤巍巍地伸手,摇响床边的铃铛,哑声高唤:“桓颂,桓颂……”

  然后一开口,就是浓郁的血腥味。

  圣人还未得到回应,便是一口鲜血呕出。

  作者有话说:

  抱歉今天十点才忙完

  再次建议大家养肥到完结,最后一个剧情我尽量快点QAQ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42章22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折金枝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折金枝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