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包子~

太皇太后的主食永远是蒸饼。
  阿娇每顿都不一样,此时面前摆的是一碗大米饭。她咀嚼着炖得软烂的肉丸,思索着周希光刚刚的话。
  赵绾、王臧是窦婴和田蚡一同举荐的,两人的共同特点是好儒学,还曾公然贬斥黄老学说。刘彻很看重两人,支持他们在朝堂上做过不少实事。
  几人避开人私下见面肯定有密谋……丸子里有萝卜泥,非常解腻。好吃哎!这道菜不是阿娇点的,可见膳房也会根据四时的不同调整菜单。
  老太太爱吃蒸饼,她是不是把包子也弄出来?什么酱肉包、鲜肉包、麻婆豆腐包、牛肉粉条包等等,万物皆可做包子。
  等思绪收回来的时候,一碗米饭已经吃完。阿娇漱口净手,正准备站起来消消食,便见一名内侍小步疾跑进殿,同方姑姑耳语几句。接着,他被带到老太太跟前说话。
  阿娇没听到内侍说了什么,但却瞧见老太太的脸瞬间黑透了。
  “立刻启程,”老太太猛地站起来:“咱们回宫。”
  作者有话要说:  回老家了。
  大家放假没?


第14章 包子~
  未央宫,椒房殿外堂。阿娇顾不得一身的尘土,接过程安递来的湿帕子擦拭脖颈上的细汗。车厢闷热,顶着正午火辣辣的太阳赶回来太遭罪了。
  她年轻尚且如此,老太太的身子骨只怕都颠散了。她有心去长乐宫瞧瞧,可是……
  “出什么事了?”
  内侍南风隔着屏风答话:“今日大朝,御史大夫赵绾上书陛下,毋奏事东宫。”
  长乐宫地处东边,又称东宫。赵绾的意思是陛下该亲政了。以后朝廷有什么大事,不必请示老太太,我们可以自己拿主意。
  这件事根本不用特地打听,人人都在议论。
  怪不得太皇太后如此生气……正如周希光所说,近日的长安风起云涌。皇帝自觉已经有对抗老太太的力量,意要夺权,又有藏在烈日阴影下蠢蠢欲动,不知目的为何。
  不过朝堂上的事情,阿娇一向不太关心。她虽忧心老太太的身体,但也知道自己现在跑去长乐宫很碍事。故而,只能按部就班地沐浴、换衣,约束后宫的人不要信谣、传谣,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事。
  阿娇没想到的是方姑姑会来请她去长乐宫陪老太太用晚膳。
  阿娇听说,老太太一回宫先召见太常许昌,接着是庄青翟。长信大长秋领着人内外传达旨意,接到旨意的官员忐忑不安地等着被召见,更有无数大臣徘徊在宫门外求见太皇太后。
  虽然隔着数道宫墙,但椒房殿也莫名萦绕着一股肃杀之气。
  阿娇觉得奇怪:“老太太有空见我?”
  您说话也太实诚了……方姑姑没露出一点异样,“瞧您说的,再忙也不能不吃饭啊。”
  阿娇刚梳洗过,随着方姑姑登上有金银装饰的轺车。加交络帐裳,由三匹马驭车,乃皇后仪驾。透过薄纱,阿娇看到数百身披铠甲、手持兵刃的卫士,守在长乐宫西阙阁道两旁。其中有一位头戴红缨盔,赤面长髯的男子正是“不败将军”程不识,如今任长信太尉,深得太皇太后的信任。
  阿娇小时候听说,程不识出身微末,受到太皇太后的赏识才能领军。好比千里马遇上伯乐,自然供太皇太后驱使,但凡有命无有不应。
  远远见到皇后车驾,程不识抱拳拱手,让开道路。
  阿娇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在朝局大势上起不了任何作用,老太太见她可能真的是为着能好好用一顿晚膳。因此,她让车稍微停一下,对坐在车辕上的内侍南风说:“你回去一趟,告诉元庖厨先别管牛肉粉条和白菜菌子的馅饼,先把酱肉馅饼和鲜肉馅饼做出来,记住内陷不能太干太柴,也不能太油太腻,最重要的是咬开不能有一滴汁水流出来弄脏手。”
  阿娇渐渐有些明白老太太为什么爱吃馒头了。
  哪怕老太太从没表现出一个瞎子的困顿,言谈举止和常人无异,但眼睛看不见是抓住多少东西都无法改变的,黑暗的世界始终让人不安。
  南风应诺,跳下往回走。
  阿娇放下幔帐,重新坐好,车驾一路无阻地来到长信殿。这里在长乐宫的地位,相当于是未央宫的前殿,后者是皇帝举行重大礼仪活动,朝见、布政之所,前者也是一样的作用。
  一般来说,阿娇见老太太都是直接绕道进老太太日常起居用的后寝殿,不会经过前方的大殿。
  这次老太太显然是要在大殿用膳。
  程安先跳下车,再扶着阿娇下来。
  大殿里走出一名身穿黑色官服,头发蓬乱披散的官员,他步履踉跄,仿佛一个运动无能儿刚被拉着跑完马拉松,一口气没喘匀能撅过去。
  阿娇拾级而上,盯着这人看好半晌才认出他来——御史大夫赵绾。此人推崇儒学,出现在人前向来是衣冠整齐,举止儒雅,何曾有人看过他如此狼狈的模样。
  “赵大人留步……”
  大殿里又走出一人,乃常随侍在太皇太后身边的内官石有。只见他手里抱着一顶进贤冠,待赵绾回头,猛地掷在地上,冷肃着脸喊道:“赵大人,你的头冠落下了。”
  赵绾浑身一颤,神情恍惚间一脚踏空,滚过十几步台阶,不动了。明明晃晃的太阳底下,他趴在地上的身躯仿佛被热浪扭曲、拉扯变形,叫人看不真切。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4章 包子~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三穿陈阿娇 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历史]三穿陈阿娇 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