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慈悲57

  他不仅对动物好,对人也好。

  谢九尘六岁的时候,有个下人知道他很善良,便利用这一点,故意装弱扮可怜,常常引起谢九尘的怜悯心,让谢九尘将自己的零花钱都给他。

  下人得寸进尺,变本加厉,索要的愈来愈多,也越发不加掩饰。

  谢九尘不是看不出来,可他想,这人为什么要骗我呢?必然是因为他有说不得的苦衷。每个人都是很苦的,他说不出口,我就不强迫他说了。他需要帮助,我帮他便是。他说不说真话,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他去书铺的时候,看见了一本很喜欢的书。可他的零花钱都给那个下人了,他没了银钱,便去找爹爹要。

  谢孺年颇为疑惑,他一个月会给谢九尘不少零花,足够他挥霍花销的了,怎会这么快便来找自己要钱,便问他:“爹爹给你的银两都用完了?”

  谢九尘不会撒谎,将下人的事情告诉谢孺年了。

  谢孺年比谢九尘多了二十年的智慧,自然知道下人在打什么算盘。他摸了摸谢九尘的头,道:“你把银两都给他了,他若是明天还来找你诉苦,你怎么办哪?”

  谢九尘想了想:“我若有余力,定然不遗余力。可若有心无力,便无能为力。”

  “这个时候,你又不找爹爹了?”

  “我想帮人,是我的事。爹爹若不想帮人,我也不能强迫爹爹与我一起帮人。所以,我不能为了我的安心,让爹爹烦心。”

  他的爹爹谢孺年也是人,谢九尘也要体恤他。

  谢孺年心都要化了,将他搂进怀中:“我儿真似菩萨下凡。”

  谢九尘生下来的过程,很是曲折艰难。谢娘子难产,产婆问谢孺年要大还是要小,谢孺年没有犹豫,忍着眼泪说要大。可谢娘子却执意要孩子,她紧要牙关,吃尽苦头,终于生下了一个瘦弱的儿子,只来得及看了孩子一眼,抬了抬嘴角,便撒手而去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谢孺年对谢九尘的态度都很复杂。谢九尘长得很像娘亲,尤其是那一双浅棕的眼瞳,里头像是盛了清晨的日光,温柔极了。谢孺年看着谢九尘,既看到了他的娘亲,又看到了他的娘亲死时的痛苦。

  可谢九尘这样乖,这样好。恋人的死去,又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谢九尘很少哭闹,很少喊饿,学会说的第一句话是“哈哈”,将谢孺年逗得乐不可支。谢九尘从来都不会给人添麻烦,他不吵不闹,乖得不像是个小孩。谢孺年有时又会觉得心疼,他多想谢九尘像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任性一点,想要什么,便哭着喊着,撒泼打滚。他想让谢九尘活得肆意一些,不要小小年纪,就活得像个参透世事的老人。

  可谢九尘并无所觉,他喜欢自己的状态,他为不麻烦到别人而感到自在,他为能帮助到别人而感到舒心,他感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虽然他从未见过母亲,可他有一个很好很好的父亲。他希望母亲在天有灵,会为这样的自己感到欣慰。

  一年夏天的时候,谢九尘救了一只断了腿的雀儿,他待它无微不至,照顾它,陪伴它,希望它能赶快好起来。

  雀儿很亲近人,它总是黏着谢九尘,两个小小的生命互相陪伴,相互依偎。可雀儿的断腿是好不了了,它再也飞不起来了。谢九尘很心疼,它想,雀儿就是要飞的,它飞不起来,该有多难受啊。

  但谢九尘无能为力,伤感过后,他又安慰自己,飞不起来便飞不起来吧,我一直养着它,安安稳稳地,也没什么不好。

  但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偶尔他跟雀儿一起晒太阳的时候,会想,要是雀儿会说话就好了,他便可以问问他。你在这里过得开心吗?如果不开心,是因为什么呢?如果你不想待在这里,那么你想去哪儿?如果你告诉我,我会送你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可惜雀儿不会说话,雀儿死在了第二年的冬天。

  谢九尘哭了许久,他的哭不是撕心裂肺的,是默默的,沉静的。泪水从眼眶中奔涌而出,他的唇却抿成了一条线,他的悲伤是寂静的、严肃的,隐入尘埃的。

  谢九尘长到了十岁的时候,谢孺年才将他送进书院当中。因为他总觉得谢九尘太善良了,而同龄的男孩又太过顽皮,谢九尘很容易被欺负。可如果不将他送去书院,他又难以与外面的孩子接触,也不利于他的成长。

  思来想去,谢孺年还是下了决心,要将谢九尘送到书院当中。

  他终归是要长大的。

  谢九尘在书院之中,过得比谢孺年想象的好多了。他记性好,领悟能力也好,很多东西都是一点就明,不害怕做不出功课,也不害怕被夫子叫起来的时候,会回答不上问题。夫子们都很喜欢谢九尘,连带着孩子们也喜欢谢九尘,因为“爱屋及乌”的道理,跟谢九尘玩得好,就意味着夫子对自己的容忍度会变高。

  因此,谢九尘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书院中的孩子王。他认识了尧时云等一批好友,又在书上见识到越来越宽大的世界,眼界和心境都愈加开阔。

  谢九尘十五岁那年,云游四海的桑若大师来到花溪城,坐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慢慢茗茶。

  谢九尘经过他的身边,忍不住顿住了脚步,悄悄观察他。

  桑若大师笑了:“你看我做什么?”

  谢九尘看见他破旧的衣衫,杂乱的头发,熟练地从怀中摸出一些银两,放到桑若大师的手中,道:“请你拿去用吧。”

  桑若大师:“……你以为我在乞讨?”

  谢九尘道:“非也,是我在乞讨。”

  “哦?何有此说?”

  “我在向你乞讨一份心安。”

  桑若大师哈哈大笑,他观察着谢九尘的面相,道:“有缘再见。”

  谢九尘觉得此人的气质与众不同,不似乞讨的,也不像修佛修道的,他说不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很容易让人心生亲近。但谢九尘听到有缘再见的时候,也并未多想,对桑若大师点头致意后便离开了。

  谢九尘回家之后,却惊诧地发现,桑若大师正坐在大厅上,和自己的父亲谈笑言欢。

  谢孺年道:“哎呀,我儿回来了。九尘,快来,这是爹娘的挚友桑若大师。”

  “娘的挚友”这四个字,让谢九尘心中一动,他走上前去:“桑若大师?”

  桑若大师笑道:“我们已经见过了。”说着,他将谢九尘塞了自己些银两的事情说了出来,谢孺年哭笑不得:“他这是把你当乞丐了。”

  “不,他说他才是乞丐,他在向我乞讨一份心安。”

  两个长辈笑得开怀,谢九尘便坐在一旁,安静地等待他们笑完。他们取笑自己,他也不会觉得尴尬,反而跟着扬了扬嘴角。

  桑若大师看着谢九尘,道:“我今天看见他的时候,便觉得他长得很像……果真是你俩的孩子。”

  “是啊,你一走就是这么多年,现在才第一次看见九尘。这回打算在花溪城住几日?之后还走吗?”

  “不走了。”桑若大师道,“之后我要回千万峰上去,在山上住个十年再说。”

  “先是云游四海十几年,后又隐居山峰十几年。得亏我了解你的脾性,不然定觉得你是个怪人。”

  “你了解我的脾性之后,不觉得我是个怪人了吗?”

  “不,我觉得你是个奇人。”

  两人相谈甚欢,谢九尘插不进话,便安静地听他们说。但很快,话题就转到他的身上了。

  桑若大师转过头来,问谢九尘:“九尘,你要不要跟我到千万峰上去?”

  “什么?”谢九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谢孺年也愣了,道:“什么?让九尘跟你上山?”

  桑若大师先对谢九尘道:“你有悟性,跟我到千万峰上住十年,更能磨炼你的心境。千万峰上有千万藏书,珍稀生灵。你若想读书,你来找我,我可以教你,你若想要自行探索,我给你自由。怎样,要不要跟我走?”

  十年,对于刚满十五岁的谢九尘来说,真是一个漫长的数字。可桑若大师所说,确实天大的诱惑。他与寻常同龄人的志向确实不同,他志不在吃喝玩乐,更不在功名利禄,他想要更广阔的天地。千万峰,更有千万气象,这是谢九尘向往的地方。

  但,他若一去十年,谢孺年独自留在花溪城中,该有多孤独?

  谢孺年看见他的眼神,便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微微笑道:“不必考虑我的想法,只要你高兴,我就心满意足了。你若因为我而犹豫踟蹰,我反而会觉得是我耽误了你,九尘,放心去吧。”

  桑若大师也不急着让谢九尘做决定,他在谢府住了半个月,与谢九尘也相处了半个月。二人投缘极了,谢九尘决定去千万峰。

  半个月后,谢九尘与谢孺年道别,跟随桑若大师离开花溪城,来到千万峰上。他拜桑若大师为师,在千万峰上寻觅另一方天地。

  一日,桑若大师教他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他道:“慈悲有三种,一种是‘众生缘慈悲’,一种是‘法缘慈悲’,一种是‘无缘慈悲’。你目前这个阶段,勉强算得上是第一种,是小悲。但你有悟性,有慧根。假以时日,又或者在某个瞬间,兴许便能顿悟,走向大慈大悲的境界了。”

  谢九尘一直记得这段话。

  可他觉得,达到小悲的境界,已经是他这辈子能够到达的顶峰境界了。要想达到“诸法无我”,“心无所缘”的境界,他大抵是没有那个悟性的,他终究只是一个凡夫俗子,会为庸常俗事感到烦恼,会为七情六欲牵肠挂肚。

  他真的有慧根吗?谢九尘想,也许桑若大师看错了他,他若有慧根,也等不到现在,早就去寺庙出家成佛了。

  谢九尘是个俗人,他放不下这红尘,自然就拾不起那佛缘。

  --------------------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9章 慈悲5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谓我何求完结+番外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谓我何求完结+番外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