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323

  这样做除了恶心纪国,还有什么?

  还真当他们纪国那么好心,会对所有周王都和和气气?

  现在这份和气,也是如今周天子自己争取来的,再有看在周公主的份上。

  当初周公主嫁到纪国不久,开蚕室,促进纪国丝绸发展,之后把自己所长教给纪国。

  这些事何尝不是为自己哥哥争取到一定的自由。

  真当人家两个如今的日子是混来的?

  看看天下间的羊绒羊毛产业,就知道周公主为这些到底努力多久。

  整个西北的养殖几乎都是周公主一手促进,棉衣更是解决多少人冬日寒冷的问题。

  不是这些事,纪国内部喊着称王的臣子早就闹翻天了。

  年长些的臣子还好说,年轻人肯定跳起来提议。

  他们大多跟周没什么感情,从一开始就是因为纪国才走上科举之路,不管文试还是武举,都让他们人生走向不同的方向。

  这一批臣子最忠心,也最热血。

  纪国肯定不会阻止他们的爱国之心,而且因为周公主跟周天子的原因,他们起哄的也不厉害。

  只是想让纪伯称王这件事,一直在他们心里,从未变过。

  现在周天子来信,简直正中他们心意。

  “国君是该称王了!”

  “四海之内,寰宇之中,有人比纪伯更适合称王的吗?”

  “对啊!只有纪伯!”

  “若不是纪国,哪有现在天下太平的好日子!”

  “六国都没了,只剩纪国,早就是无冕之王!”

  这句话倒是没错的。

  纪国早就是无冕之王。

  纪凌跟纪胜回到都城后,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件事。

  如今的纪都比之前更繁华,而且很有秩序,东市西市,以及几条主街,都是八方来客游玩之地。

  除开这些,便是大大小小的民居。

  能在纪都有座民居,那就相当厉害了。

  不是说房价有多高,而是大部分百姓肯定不会卖啊。

  住在繁华的纪都,谁想离开?

  在这随便做个小生意,都能供一家吃喝了。

  日子富裕清闲了,娱乐活动自然跟上来,其中茶馆喝茶,跟人闲聊就是一项娱乐活动。

  现在讨论的话题,多是纪国要不要称王。

  基本上就两个答案,不称王的,觉得纪国已经如此厉害,这个头衔对他们来说没什么作用。

  称王的,那就不用说,纪伯本就是实际的天下之主。

  纪凌还听了两耳朵,大家说的都还挺有道理。

  不过另外一人的声音倒是让他多看几眼。

  谁料那人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人侧目。

  “纪国国君功盖百年,堪比武王,天下大大小小那么多城池,只有纪国统一天下,这种功绩,应该有个比王更大的称呼。”

  纪凌听到这个,眼皮一跳。

  比王更大的称呼?

  不错,有胆量。

  可这话说出,周围人非但没有嘲笑,反而认认真真思考其可行性。

  “对啊!如今的纪国,往上数千年,也没人比得过。”

  “应该比王更大!”

  “天下有两个王倒也算了,咱们纪伯明明比周王厉害啊,不该平起平坐!”

  “对!不该平起平坐!”

  短短半个月里。

  他们已经从,纪伯要不要称王,到纪伯肯定要称王,到如今的纪伯的头衔应该比周王更大!

  但比周王更大的头衔,应该是什么?

  纪凌身边的周季漪也看了过去。

  作为周公主,她心里虽然有些别扭,却也知道大势所趋这四个字。

  能在如此局面里,还保留周,她跟哥哥已经对得起列祖列宗。

  而且胡人之行,已经让周有个体面的结尾。

  她哥能写信请纪伯称王,还是趁着西北安定之后再说,就是真心实意来请。

  并非周天子没有脾气,而是他太聪明,太明白局势所在。

  让六百多年的周,有个顺利交接的局面,也是他愿意看到的。

  天下百姓,不能再打仗了。

  知道如今的太平有多好,任何一个心中装了百姓的人,都不会为一己私利破坏。

  周天子不是这样的人,周公主也不是。

  放下的过程固然艰难,可他们还是做到了。

  他们两个,是周最后的一丝余韵。

  这一群人冥思苦想,想不到有什么比天子更大的称谓。

  要不然,自称老天?

  不不不,这也太可怕了。

  谁料,还是那个提议要起一个比天子还大的称呼那人,他立刻道:“怎么不行!老天就老天!这是纪伯纪国应得的!”

  纪凌,纪胜等人眼神闪过兴趣。

  连后面跟着的公子庆等人都觉得这人有点厉害。

  纪胜道:“查查,这人什么底细。”

  专门挑他们经过的时候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还是如此惊世骇俗的观点,确实有些胆量。

  果然,查出来的结果跟他们想得一样。

  这个老头就是故意在这蹲守。

  他知道这是公子们回宫室的必经之路,还知道这条街不能纵马,只能步行。

  最后则是凭着本事看出这群人器宇不凡,赶紧说出自己的观点。

  不过他说的确实不突兀,因为哪哪都是在讨论这件事的,他随便凑到人堆里就能接上话。

  可纪胜纪凌什么人?自然听出这人故意高声说出见解。

  而他的身份也很好查,几乎摆在明面上,就差直接说,你们快来看我的底细!

  这老头竟然叫鬼沐,一看师从,竟然跟纵横家鬼烁师出同门,都是一位名家所教。

  那位名家早就仙逝,九个徒弟各有归顺。

  其中鬼烁就到了纪国,还在之前打仗的时候帮过不少忙,许多需要游说,谋划的事情,他出力不少。

  在纪国虽比不上郑锡等人,也不比上耘先生这些名士,可也排得上号。

  这位鬼沐比鬼烁的年纪还要大些,正是鬼烁的三师兄。

  说起来也奇怪,他们师门九人,如今只存活三人,一个已经隐居,有人说匈奴那边的谋士就是他们一脉。

  剩下一个鬼烁,算是功成名就。

  辈分最大的三师兄鬼沐,倒是名不见经传。

  不查也就算了,一往深处查,鬼烁都觉得他师兄太倒霉了。

  师门九人,各有依附。

  这算是当代师门,世族们的常用招数,便是鸡蛋不放到一个篮子里,所有厉害的子弟都出去寻找明主。

  这九人也默契地没有到同一个国家。

  因为他们无论谁发迹了,都能拉师兄弟一把。

  当初鬼烁就找过他的师兄弟们,也是因为他,纪国才能知道,他们师门大半人都死在战乱里,还知道那个传闻隐居的人,应该在匈奴。

  不过这位三师兄鬼沐则不同,是压根都找不到他的踪迹。

  鬼沐从师门出发,最先去的是祁国,他认为祁国重视农业,又有祁喜在。

  最重要的是,祁喜精通农业,对国事其实掌控一般。

  他若过去,两人合作,那对祁国来说如虎添翼,直接补充短板。

  这点也没错。

  比如郑国他就不考虑,因为郑国有郑锡在,谁也比不过他。

  至于郑锡被逼离开,那就是他没料到的了。

  继续说祁国,鬼沐之才华,若真跟祁喜合作,对祁国自然不错。

  可惜他的师门虽有名气,也不至于让他直接坐到跟祁上卿平起平坐的位置,直接打发他去小城当城主。

  这本也是好的。

  然后,百万族来了,来的还是他的城。

  之后百万族变成百万国,他灰溜溜到祁国国都,自此以后被冷落。

  这也不怪祁国,毕竟城池都从他手里丢了。

  鬼沐见祁国待不下去,干脆辞官继续投靠别的君主。

  纪国被他直接跳过,又转身去了郑国。

  郑国好啊,郑国底蕴强,现在郑锡也不在了,只要他辅佐好郑伯就好。

  接着,经历了郑伯变成郑愍公,然后连着两个郑灵公。

  郑国又没有希望,他当时都想投靠师弟鬼烁了,不过思索之时,强大的昌国投来橄榄枝。

  去了昌国,然后昌国也没了。

  那会,基本就剩下祁国跟纪国,但他根本去不了纪国,因为被小股乱贼征兵征走,之后又辗转多地,经常纪国军队追着跑。

  他又不敢当着身边人投降,他只要敢开口,身边那些贼人能立刻砍了他。

  直到乱贼被剿灭,他这个老头也被捉住送去徭役,看管的官吏也不管什么鬼沐不鬼沐,捉到的小贵族小世家多了。

  徭役便是在旷野上修官道,一个月也见一队马车,一起修路的罪犯还道:“这种地方修路有什么用,又没有人经过。”

  鬼沐看看西南方向,又看看纪都所处的位置,开口道:“此路修好,便能加强跟中原的联系。”

  鬼沐没想到,他在祁国,在郑国,昌国等等没有施展的抱负,在此地倒是展现出来。

  纵横家能说会道,很快一起干活的罪犯们,甚至监督他们的官吏,也愿意听这个老头多说几句,说到好的地方,还会给他多添两碗饭。

  不过也正因如此,鬼沐的情况被上报到郡守处。

  郡守一听他是鬼烁的师兄,就想立刻放人,但思索再三,也不好徇私枉法,只好自己掏了腰包,用金子帮这老头免除一部分罪责。

  等鬼沐剩下刑期满了,又出钱让他去纪都。

  这自然是讨好鬼烁的方法。

  不过鬼沐到了纪都之后,怎么想怎么不服。

  到现在,他哪拉的下脸去找师弟,他要靠自己的本事!

  在纪都一处小旅馆内,鬼沐冥思苦想,就在他要去见师弟的时候,传来周王请纪伯城王的消息。

  鬼沐一拍大腿,就是这个了!

  纪伯怎么能称王!

  他要另起一个比王厉害的称呼!

  可以比肩三皇五帝那种!

  作者有话说: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08章32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小皇子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小皇子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