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设备验收121(1 / 2)

南方核聚变研究基地。</p>

陈帆自立门户,设立西北核聚变研究基地,两边不通往来,让冯世荣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p>

最要紧的是,员工的质疑声不断:</p>

“冯总工,实验数据显示,我们现有的超导材料,尚且无法满足核聚变反应时的温度要求。但陈教授在立项会议时提出过,他挚友于晓辉教授的实验室,能够生产满足要求的材料……”</p>

冯世荣背过脸去,从实验基地办公楼9楼的大落地窗看向外边:</p>

“铋系氧化物高温超导陶瓷,我们已经在和于晓辉洽谈了。相信在下次点火实验之前,我们可以技术更新。”</p>

研究员继续追问:</p>

“等离子体湍流问题,目前也无法得到解决……”</p>

冯世荣脸都黑了:</p>

“大数据科技部不是已经在开发新的模型了吗?”</p>

“你们都依赖舶来品怎么行?”</p>

科研员内心在偷偷吐槽:整个南部研究院,多少技术属于我们自己?还不是照搬照抄米国的东西……我们不依靠舶来品怎么行呢?</p>

但面对领导,科研员还是委婉了:</p>

“我们在理解n-s方程上遇到了很大的阻碍,而陈帆教授是该问题的证明人,我们衷心期望能够获得他的协助和讲解……”</p>

冯世荣内心很抓狂。</p>

自从陈帆设立西北研究基地,半年以来,属下员工的催促从未断过。</p>

从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所有与核领域相关的最好的专家、技术都在自己手中,员工们也为隶属南部研究基地而感到自豪……</p>

但陈帆这条漏网之鱼,成了这一切最大的变数。</p>

没有办法,因为得不到,最后就只能诋毁。</p>

“南部研究院,是华国目前最好的研究院。我们的设备、资源、职工福利,绝对是第一等的。”</p>

“包括你在内的每个人,也都是我精心挑选的,综合考虑了学历、论文、科研经历、留学背景等等……”</p>

“现在,只是在研究阶段遇到了一些小困难,就如此退缩,配得上我给你们的待遇吗?”</p>

“陈帆有什么?他只是个数学家,在核科学、等离子体物理、材料方面,他都是个没有实践经验的门外汉。”</p>

“别跟我讲立项会的事,都是些道听途说的东西。”</p>

“白度贴吧、知乎论坛……多少民科爱好者,谈笑间,时空虫洞和曲率引擎都不是问题。”</p>

“但那些是经过验证的吗?”</p>

“我们是在搞科学研究,不是在写科幻小说,”</p>

“铋系超导是陈帆带到核聚变领域内来的,但那是于晓辉教授的成果。”</p>

“至于托卡马克装置改造……自20世纪50年代它被发明以来,从未经过如此离谱的变更,那些图纸的绘制,简直面目全非!”</p>

“最后是湍流模型。据说你敬爱的陈教授,还把它带到iter的交流会上了?看看那些蜂拥而上签署意向合作书的国,为什么最后都杳无音信?”</p>

“樱花岛核实验室,不就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新技术而爆炸的?”</p>

“我们南方研究基地,要脚踏实地,稳中求进!”</p>

“……”</p>

博士刚毕业两年的小科研员,被冯世荣大佬骂的耷拉着脑袋……按照这个思路,有错的确实是他自己了。</p>

冯世荣讲到这份上,瞥了一眼小科研员的状态,没再pua,顿了顿又说:</p>

“国庆节马上就到了,我们下一次核聚变点火实验也即将到来。”</p>

“我希望大家能发挥奉献精神,提高效率,早日赶上米国的研究进度,让可控核聚变平稳运行200秒以上!为祖国庆生献上大礼!”</p>

一顿pua之后,小科研员整个人燥热起来,他敬了个礼:</p>

“收到,冯总工,我一定不负众望,脚踏实地,保证完成稳定运营200秒的任务。”</p>

小科研员出门后,冯世荣悄悄松了口气,还好他擅长驭人之道,半年来,大大小小的事都被压下去了。</p>

冯世荣听到楼道里没有了声音,反锁上办公室的门,悄咪咪走到套间里屋的休息室,拨通了一个电话:</p>

“西北基地怎么样了?”</p> 没错,在陈帆自立门户后,他特地安插了一名年轻学生做眼线,混进了陈帆的科研队伍里,了解对方研究动态。</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