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军改的初步尝试68(1 / 2)

林奇在鲁尔星系搞事的时候,戈斯行星上莫里斯中将也没闲着。

他带来的六千余艘战舰,人员素质未必就比林奇当时的两千要好。

只是在他一路奔赴戈斯星系的时候,已经对整个舰队的军官和人员展开了加强培训。

莫里斯中将和林奇走的路子明显不是一条,后者讲究一个遇事不决突突掉,而前者无论是面对贵族军官还是那种军官油子都有自己的一套手段。

这倒也不能说二者之间有什么水平和经验上的差距,毕竟林奇最缺的是时间和执行力。

而莫里斯在林奇扫除一切压力后,有着更为充足的底气和时间去整治部队。

或者说,林奇突突完以后给他留下的,是一个相对干净的烂摊子。

就像是写代码,从头开始写或许比在屎山里蝶泳更为轻松。

他先是将所有能承担指挥位置的高级军官都散了出去。

原本上校才能担任舰长的战列舰,现在中校顶上。

中校才能担任舰长的巡洋舰,少校顶上。

驱逐舰护卫舰等小型战舰更是直接提拔尉官担任舰长。

在提拔了大量基层军官后,他总算是勉强填补上了指挥体系的军官缺口。

只是这样的填补,质量不能细究,后续还需要持续数周到数月的培训和考察。

届时能者上位,菜逼撸掉。

在极其匮乏军官人才的时候,这算不是办法的办法。

其实林奇和莫里斯都知道,帝国的军官制度,尤其是太空军的军官制度,极其不合理。

一艘战列舰上千号人,舰长上校。

而一支舰队两千余艘战列舰,再加上零零散散的参谋,部门长,副官,能凑出来两三千的上校军官。

其余校官更是数不胜数。

这样普遍偏高的军衔设置导致整个帝国的军官体系极为臃肿庞大,无论是对指挥体系还是对国家的财政支出,都是严重负担。

然而军衔改动涉及到贵族和军部两方面帝国内最有权势集体的利益。

曾经试图推进改动的帝国高层无一例外全都失败,哪怕是帝国皇帝也难以对军衔下手。

莫里斯在完成初步的舰队整编后才意识到,在林奇的突突和他的一顿操作过后,林奇这支所谓的第十三舰队。

居然成为了帝国内第一个完成了军衔降级的正规舰队。

别说数千上校了,他这一整个舰队里校官加起来才三千出头,堪堪覆盖了主力舰舰长和各级序列指挥官。

也就是说,平均下来三到四艘巡洋舰才能分到一个校官,驱逐舰是直接想都别想。

这样的军改直接导致了第十三舰队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减半不止。

可一旦给这些军官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提升,那这就是军改最好的示范例子。

而在军官层面的问题初步解决过后,莫里斯原本所担忧的舰队基层船员问题,反倒变得顺风顺水起来。

那批被塞缪尔抓上船的强征兵们原本可能对军事技能一无所知。

可在加入叛乱军的这些时日里,再蠢的人也熟练掌握了清洗甲板的技能,直接跃升为技术士官的更是大有人在。

和林奇的战斗多少也算一场有着大场面的实战,经历过多瑙星系会战之后,这些人就是最优质的那一批兵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