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参战,立功(1 / 2)

接连多日,都没有再发生敌军夜袭,但是楚军仍然不敢放松警惕。将方贺收到线报,赵军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正面正攻。

两军对垒,特别是两国前线重地,常常做一些极限拉扯,互相试探的举动。佯攻可能随时转换成真攻,演习随时会演变成实战。

一旦进攻方尝到些许甜头,就会投入更多军力,扩大战果。这就是狼性的进攻机制。通常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常有这种侵略的狼性。赵国就是这样的国家。

此时的雷寂,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后,已经隐隐摸到了元婴斯的门槛。在谢安之的帮忙下,准备了二十几颗灌满雷元力的蓄力丹。

一天午后,太阳毒辣,晒得人发昏,有些士兵萎靡不振。雷寂也没有训练,躺在阴凉处避暑。突然天空中升起了一颗红色信号弹,接连又是两发。然后号角之声传遍军营。

大家迅速集合起来,进入到各自的阵地。将方贺带领众将士按事先计划的方针迎战。

被割让南临城刚好在一个山谷洼地中,与南临城仅隔一块数里的空地。这片空地长期人踩马踏,几乎不长草。不适合隐蔽。往常赵军偷袭都是从东面或西面的草从和树林中。

这次赵军进攻的主力部队是直接从南临城正门出发的。最前方有6名少将各自带领着300人的先锋队,左军和右军分别由1名中将及3名少将各自带领1500人的两翼部队。

中间则是敌方守城上将龙五亲自带领的中军。中军的规模约有3500人,另有中将2名,少将6名。七八千人的赵军迅速在楚军楼下拉开了攻城之势,战鼓擂动,杀气涛天。

将方贺带领诸将站在城楼上,迅速指挥各队就位于岗位。弓箭手齐刷刷的拉开阵型,瞄准城下的敌军。

敌方的6支先锋小队中,有2队拉出了攻城车,攻城车外面有坚固的铠甲,由野牛和人力驱动,一是能撞破城门,二是可以护送兵力到城下。

双方上将均已露面。赵军却一言不发,上将龙五右手一挥,攻城车直接向南御城下发起进攻。

楚国城门突然打开,几名将军率领的铁骑冲出,摆开阵形。两名少将各自率领一队骑兵向了攻城车,顿时人仰马翻,杀作一团。

楚军铁骑向攻城车投掷燃油瓶,两辆攻城车燃起大火,不久后就趴地不动。赵军的其余先锋部队则持长枪上前,楚军骑士先行绕开,后面露出一排排的长枪骑兵,还有弓箭手。

一时间箭刃乱杀,双方纷纷有人倒下,不多久后双锋部队杀在一起,长枪刺杀,战马冲撞,血光四起。

双方各有一千余人厮杀在一起,各有死伤。将方贺令旗一挥,又有两只由中将带领的部队从城门中冲出,欲对赵军先锋部队形成合围之势,赵军两翼部队也包抄过来,支援先锋部队。

雷寂急得直咬牙,向明毅将军申请出战。明毅叮嘱再三,派出一只小队出战,其中就有雷寂。

王哨子骑着一匹马,雷毅坐在马后。另有十余人在两侧保护。眼看前方混战越来越惨烈,两军将士交错在一起,仅能通过战袍的颜色区分。

靠近右方战场时,雷寂拍拍王哨子肩膀,王哨子心领神会,渐渐靠近敌方。

靠近约两百步时,雷寂搭弓在手,又靠近五十步,雷寂右手附魔,再靠近五十步,左右附魔一箭射出。王哨子调转马头向一侧跑去。

回头看,敌军一名上士倒地,其他人并未追来,雷寂又拍拍王哨子肩膀,王哨子又驱马靠近敌军。待一百来步时,又是一箭射出。

如此反复,敌方几名人中箭倒地。敌方一名少将见状,长枪一指,策马追来。王哨子刚勒马转向,雷寂却翻身跃下,站在地上瞄准。

敌方少将带领五十余人追来,这支少队只有十余人。是成是败就赌在雷寂的箭上。如果成功,大功一件,如果失败,全体覆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