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军临,城下37(1 / 2)

很快军情传到了南御城。暗哨快马加鞭地进入城中,直奔军事议事厅,一边大口喘着粗气,一边急切地汇报:“报告诸位大人,赵国援军已经抵达宁城,约有两万余人,由陈宥川担任统帅,黄震为副帅,正急速赶来。另外,他们得知尚城被雷将军偷袭的消息后,剑无双已经孤身一人,急匆匆地前往尚城去了。”

楚浩哲亲王端坐在议事厅的主位上,他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情势正如本王所料,剑无双这急性子,果然忍不住去追雷寂了。现在,赵国虽然还有两位战神在军中,但我们楚国却有三位战神坐镇。目前看来,我们暂时没有大的危险。”

然而,站在一旁的方贺将军却面露忧虑,他沉声说道:“可是,尚城里还有赵国的柯仁战神,他实力不容小觑。雷寂将军虽然勇猛,但以一敌二,恐怕会寡不敌众啊。”

鸿渐战神听后,轻轻拍了拍方贺的肩膀,安慰道:“方将军不必担心,柯仁是木属性战神,但雷寂将军的雷属性正好克制他。这一战,虽然雷寂敌不过剑无双,但肯定能逃命。”

听到鸿渐战神的话,方贺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开了一些,他又立刻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要不我们趁此机会,去大岭山截杀赵国的援军?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削弱他们的实力。”

如戒大师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此刻听到方贺的提议,不禁抬起了头。他明显感受到,一向稳重的方贺将军,在雷寂的影响下,竟然也变得如此冲动。

楚浩哲亲王则陷入了沉思。他考虑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尚城的袭击,我们可以解释成是雷寂自己冲动所致,与我们楚国无关。目前,我们的大军还是应该以防守为主,不要主动出击,以免引发更大的战争。”

亲王的这番话,透露出他的深思熟虑。他明白,万一雷寂失败,可以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雷寂身上,这样至少在表面上,楚国对赵国还有所交代。更重要的是,如果因此而全面爆发正面战争,赵国更多的战神前来支援,楚国恐怕会难以抵挡。所以,保持克制,静观其变,才是当前最明智的选择。

方贺心中并不赞同楚浩哲的决定。但楚浩哲是亲王,楚皇的亲弟弟,地位尊贵无比。在这样的身份面前,他即便心有不甘,也不敢再公然提出异议。他深知军令如山,亲王的命令不是他可以轻易质疑的。

然而,在方贺的心中,他有着自己的盘算和战略考量。他清楚地意识到,即使不袭击赵国的援军,赵国也必将继续增加前线的军力,这对南御城来说,压力依然存在,甚至可能会越来越大。而如果选择主动出击,前去袭击赵国的援军,不仅可以令越国损兵折将,还能进一步蚕食其实力,为楚国争取更多的战略优势和主动权。

鸿渐战神也是主战派,他赞同方贺的战略想法。他沉思片刻后婉转地说:“我们应该把现在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命人快马加鞭,将这份情报传送回帝城,禀报给陛下。这样一来,陛下可以更早地了解情况,做出更周全的准备和应对。”他的建议得到了在场众人的赞同,很快就有一名上士骑马奔腾而去,带着这份前线情报赶往帝城。

很快,赵国的大军在浩渺的山岭间穿行,如一条巨龙蜿蜒翻越大岭山。他们的脚步震撼着大地,彰显出不可阻挡的力量。终于,大军抵达了望东城,这座城池已饱受战火摧残,城内到处都是伤兵,其中龙五也身负重伤,面色惨白但仍保持着坚毅的神情。

陈宥川一眼望去,心中不禁一沉。他迅速吩咐众将领安顿好疲惫的士兵,确保他们得到足够的休息和医治。同时,他命令众们及时修补城墙、准备补给,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随后,陈宥川带着黄震凌风飞跃,来到南御城的上空。他运足中气高声喊道:“楚军是谁为帅?可敢出来一见!”他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在城池中回荡,震撼着每一个楚军的心灵。

楚浩哲从容地抵达城楼。他抬头看向空中的陈宥川,脸上露出深不可测的笑容:“原来是素有楚国猛虎之称的陈宥川战神,真是幸会幸会!”

陈宥川闻言,神情变得更为严肃。他直视着楚浩哲,沉声说道:“想不到楚浩哲亲王也来了。有你在此坐镇,怪不得楚军竟然敢杀害我肃安侯!此仇不报,我陈宥川誓不为人!”他的言语中透露出强烈的复仇意愿,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楚浩哲面对陈宥川的怒火,平静地解释道:“两军在前线对峙,偶尔发生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关于肃安侯的遇难,我深感遗憾,但那是雷寂一人的冲动行为,并不代表楚国的立场。如果当时我在,肯定不会发生这种悲剧。我此次奉命前来,正是为了表达我国珍惜和平的意愿,我们不希望情况进一步恶化。”

然而,陈宥川对楚浩哲的解释并不买账,他愤怒地反驳道:“珍惜和平?真是天大的笑话!现在我方将士死伤惨重,连肃安侯和他的徒弟都惨遭毒手,你们甚至扒去了他们的盔甲和兵器,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和平之道吗?”

此时,鸿渐战神、如戒大师和方贺也走上了城楼,他们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这场争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