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初见成果的梯田61(2 / 2)

“去拿点食盐就水给大伙喝喝。”

王蛟也是后知后觉的想到重体力劳动之后身体盐分的快速流逝的问题,在带着十五个同龄人干活的时候不断探索以及——悄悄的安排人手轮流去北霜坡采矿,去窑洞煅烧水泥。

在这个过程中王蛟也是基本上摸清楚了少年们的身份,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中原象省商铺主、工匠家的孩子,也有些小地主家庭的。

前两者的家族以往不说是本地真正掌控者,但是也是这些掌握者大地主身边重要的高级人才,就好像是前世资本世界的律师和医生,虽然不直接掌握生产资料,但是却是资本家身边的重要附庸。

后者小地主的来源鲜少有能够从自耕农提升上去的,更多的都是和大地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大地主的旁支就是沾亲带故的存在。

熬过了这么多年的各种天灾人祸,终究还是扛不住大乾又一轮对捻军的围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应该算是大乾的“良家子”,只不过大乾固执的选择腥膻国族作为基本盘,对于这些良家子什么时候看重过?

一想到这里,王蛟的嘴角就压制不住笑意。

大乾建立初期可以靠着大屠杀来威慑,可到中期都不知道培育自己的良家子,扩大基本盘范畴,也就别怪在民间宗教结社自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捻军、义和团之流一轮轮冲刷掉被屠杀的恐惧钢印,迎来末期的土崩瓦解。

只是谁能想到有洋人给大乾搞出海关续命呢?

人力作业的速度并不算是太快,哪怕王蛟不吝啬钱粮,少年也愿意卖力,但是在没有大规模机械的帮助下,王蛟一直到正式入冬的期间也不过是带着少年垒出了三亩梯田和配套的水渠。

他自己是觉得效果差强人意,但是在王家畈不时上山遛弯拾柴的王家族人眼中,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情况,有不少老人都是很满意的拍过王蛟的肩膀表示赞赏。

归根到底就是在大乾官方地花板的治理下,民间结社实在是太卷了。

现代商业社会出身的王蛟总是觉得买田嘛,不过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的事情,大不了就是溢价购买。

但是真到实际操作才知道其中困难,在农业社会,99%都是农民的情况下,卖掉田地之后还有其他生路的概率很小,谁会卖掉自己赖以为生的生存资料田地去当佃户受人剥削?

再说了,你别说中个大奖,就是捡到点钱都遇上亲朋好友知道了都要“沾沾光”,卖田这么大哥事情,普通农民在农业社会的亲族、地邻谁都要插上一脚,凭啥让你一个外人买去?

啥,你说出高价?

那农民的亲族、地邻就不能截断水渠,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你能接受吗?

所以卷到尽头,为了能够兼并土地,地主只能借着各种公共社团“公田”、“路会”、“桥会”、“粮会”团结大部分人去和卖家对抗,以势力获得平价购置田地的资格。

这个思路本来就是好的,只不过在国人被大乾这条“鲶鱼”折腾快两百年的情况下,大伙集团开卷,基本上已经很少有独立自主的自耕农。

田地可能是你的,但是你加入不少的公共社团结社自保,真要是遇上天灾人祸,可以在社团内部拆借资金,最次也可以退出某些组织,退回会费坚持一段时间。

这种情况下普通农民除非遇上大型的天灾或者是人祸(大乾兵过),否则谁会主动卖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