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编订教材91(1 / 2)

朱标看着求贤如渴的老朱,心想咱老爹可真的是爱惜人才。

如果老朱知道牛顿出生在明朝灭亡前一年,而且也不是中国人,也不知道老朱作何感想。

对面对老朱的疑惑,朱标也只得硬着头皮解释道:“此人是儿臣结识的一个有大学问的人才,可惜其在一个小岛上,来往咱大明着实不太容易。”

听到朱标这样说,朱元璋也打消了招揽牛顿入朝任职的念头。

“父皇,以上便是儿臣心中所想的改革科举的步子,还请父皇示下。”

朱元璋用一只手扶着御座一侧的一个扶手,陷入沉思之中。

太子提出的改革科举的想法确实给了自己眼前一亮的感觉,朱元璋自己本也厌恶只知道读四书五经的迂腐的文人,如果真的按照太子的想法来招录人才,可能真的会为大明王朝招录真正有学识、有能力的仕子。

“众爱卿以为如何?”朱元璋率先将这个问题摔给了李善长等人。

李善长也颇会逢迎,立马上前说道:“禀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的改革想法可行,定能为我大明王朝招录文武兼备之人才。”

李善长这个举动又震惊到了朱标,朱标也万万没有想到,李相国脑袋突然开窍了,竟然不反对自己了。

“善长说的甚是。”朱元璋说道。

看到陛下和李相国都表了态,宋濂和刘三吾也只好低头了,躬身说道:“臣对太子殿下所提意见无异议。”

对于宋濂和刘三吾而言,四书五经并没有被废除,只限于在童生阶段学习,已经很是满足了。

起码改革后的科举考试还考时务策和律令之类的科目。

毕竟如果在自己手中,将孔圣人和朱子的招牌砸了的话,自己二人还不得被全天下的读书人喷死。

“好,既然众爱卿都没有异议,那咱就颁发旨意,暂行此方案,让全天下待考的仕子们全部按照新的方案来备考。”

“现在离乡试只剩几个月了,着实没有多少时间了,学子们还需要熟悉新科举科目。”朱元璋不无担心地说道。

朱标听了老朱的话,也表示赞同。

确实如果自己改革了科举,导致考试内容的不同,就会使得辛辛苦苦准备十几年的考生还要再适应新的考试内容,势必会造成混乱。

朱标连忙答道:“父皇,儿臣以为现今朝廷需要做的,就是尽快组织翰林学士编撰新科举教材,发放到每一位考生手中,让其尽快熟悉新科目。”

“此外,我大明朝第一届恩科可以降低新科目考试难度,此后几年再增加难度。”

朱标补充道。

对于第一年改革科举,定然会出现考生不熟悉考题,而导致成绩普遍较差的情况。因此,降低考试难度有利于更好地选拔人才。

朱元璋看着信心满满的朱标,也终于下定决心,提高声调宣布道:“从今日起,翰林院学士都归太子统辖,尽快将新科举教材编撰出来,发行全国。”

“遵命。”李善长、宋濂和刘三吾齐声应允道。

………………

东宫万和殿内。

“太子殿下,您确定要这样做?”满脸愁容的宋濂长吁了一口气,问向太子殿下。

“宋师,你怎么罗里吧嗦的,本宫心意已决,你莫要再说了。”朱标冷冷地回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