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先救命再救济52(1 / 2)

是日,萧皓瑾下朝回府,来探望叶清。

这段日子朝会上奏议讨论的事情念叨给叶清听,叶清点点头,朝政方略涉及不同党派、门阀氏族、商贾巨富的利益,“他”虽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教育知识,但毕竟不知宁朝的具体执政要略,继续听萧皓瑾的朝堂知识输入。

听着萧皓瑾感叹,淮水水灾严重,三地布政使上书求援,朝会上关于如何赈灾仍然悬而未决,争论不止。

凤阳府、应天府、扬州府三地庄稼被毁,百姓流离失所,朝官推诿避责,只可怜灾区百姓。

叶清陷入思考,淮水应当是现在地理课本中的淮河,淮河流域受到气候、地形、地势、入海口等多种因素,每年7-9月多雨季节因降水密集,降水量大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积极修建水利枢纽,开挖多条干流水系,修建多处入海口,加速降水入海。

现代社会实施蓄洪区改造和低洼地区移民建房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受灾民众和淹没田地,降低经济损失。现代社会防洪救助尚且如此,更何况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在自然灾害面前,只能听天由命。

叶清静静地想得,萧皓瑾轻声唤她,她没有回应,

“清儿,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萧皓瑾轻轻晃了一下,叶清回神,应了一句,

“王爷”。

“清儿,你想到什么,一下子失神了。”

“淮水流经流经豫、皖、苏、鲁等省,大致夏秋之际多水灾,究其成因,主要有三:

其一,气候触发,淮水流域处在南方多雨气候和北方干旱气候,两种差异明显的气候交接部位,多种气候交汇促使降雨频发。

其二,地形地势,淮水流程绵延千里,从源头,干流到中下游,流域宽广,流经地区的落差低,大概几十米,下游聚水盆洪泽湖湖底比中游干流流经的郡县还要高出几米,容易出现局部积水,排水不畅,形成洪灾。

前朝的洪灾使黄河多次“夺淮入海”,黄河泥沙在下游的沉淀,加剧了淮水下泄不畅。

其三,入海口少,淮水没有直接入海的出海口,降水骤增无法快速排入大海,积水成患致灾。”

萧皓瑾听完,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一个十四五岁的闺阁女子竟然如此明晰水灾成因,跟工部官员的说辞完全一致。他知叶清未出府门,否则一定以为她也上朝议政了。

叶清看了萧皓瑾的惊讶表情,虽然面容冷静,心里却极其得意的,前世的五三测试题地理卷没有白做,背诵的知识在这用上了。

哈哈,淮河水患标准答案的要点是,一是,以淮河干流和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北部属温带半湿润区,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区。

影响本流域的天气系统众多,既有北方的西风槽和冷涡,又有热带的台风和东风波,还有本地产生的江淮切变线气旋波。东南亚季风是主要因素。

由于是多种气候交汇区,多变是一大特色。不同地区、季节、年份,降水量极不均匀。范围之大,可覆盖全流域;丰水年和贫水年交替,降水量平均相差四五倍。于是形成特殊的降水年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