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剧本争论得很激烈(1 / 2)

两天后,曾骅找到了王维民。

“王大姐,可找到你了。”

“哦,小曾。剧本写好了?这么快!”王维民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问道。

“写了第一稿,先请你来把把脉。”

“给我看看。”

曾骅拿出一叠草稿纸,这是他四天来白天摸鱼,晚上加班写出来的剧本。

王维民接过来,先看到了标题。

《瞧这一家子》!

“嗯,这名字就有点意思,一看就是家长里短的故事。”

王维民仔细看了起来。

故事就围绕着某纺织厂某车间主任老胡一家来展开的。

女儿嘉英是精纺车间挡车工,她和父亲的徒弟、车间修理工郁林相爱。

老胡的儿子小胡是话剧演员,却不学无术,老胡更是看不上眼。

然后小胡与新华书店营业员小红相爱,老胡却把小红的同事,小胡朋友的女朋友张岚当成小胡的女朋友...

然后在一次次巧合误会中,产生一个个啼笑皆非的笑话,串成了一个很完整的故事。

王维民心里评估了一下,里面有自由恋爱、尊重知识、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实现四个现代化、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等新颖却正确的主题,在一个个生活气息非常浓郁的故事里一一展现出来。

整个故事的主调是轻松,笑料不断,误会、巧合、对比、反转等喜剧手法,十几年后很普通老套,现在看来却十分新颖。

此前十几年的电影作品里,几乎没人这么用过。

“好!”

王维民大声叫了一声好。

她原本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没有想到曾骅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小曾,我马上把这份稿子提交给文学编剧组,再汇报给相关领导,我们的电影,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

稿子提交到文学编剧组,马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据说几位评审关着门吵了两天,有的说好苗子,有的说大毒草,两票人吵得天翻地覆,要不厂领导及时赶到,马上就是全武行。

最后王厂长拍板,把作者请来,大家敞开了说。

曾骅被王维民带着往办公楼赶。

想着评审传闻,曾骅心里发毛,这可是自己在这个年代的第一个作品,超纲?踩过线了?

他低着头,弯着腰,忐忑不安地问道:“王大姐,这是什么意思?”

王维民一脸的见怪不怪,“我们北影厂剧本过审很严的,跟三堂会审似的。你啊,这还只是一堂会审。”

“会审?”

王维民鼓励了他一句:“没事的,把你的想法讲出来就好了。真理是越辨越明的。”

进到一间会议室,站在门口,里面烟雾缭绕,看不清里面坐着几个人。

王维民走了进去,咳嗽着把窗户都打开,“你们这些老烟枪!我刚才在外面还以为里面起火了!”

烟雾散去,终于看清楚里面。

会议室里有张长圆桌,围坐着八位文学编剧组评审,还有两位厂领导。

看到曾骅的样子,有人忍不住说道:“这么年轻!”

有人反驳了一句:“有志不在年高!”

火药味还这么浓!

“是曾骅同志吗?”

坐在上首位置的一位老同志开口了。

他五十多岁,穿着一件有四个口袋的的确良工装短袖衬衣,头发花白,很严肃。

曾骅点头哈腰,站如喽啰,“是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