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千金屏风20(1 / 2)

文治武功。李世民于贞观初年,已经做到皇帝生涯的顶峰。

利州都督武士彠知道河间郡王李孝恭“一请封禅,诏不许”之后,问人了解来龙去脉,然后与身边幕僚详参,便于贞观五年上了《请封禅疏》。

大概是平生得意事,武曌都听到其父武士彠在家里吟诵了几句,记不真切,而太上皇李渊第六子李元景所作的《请封禅表》,她倒是熟谙。全文如下:

“夫功成道合,古今以为隆平;登封降禅,圣贤谓之大典。是以出震则天之后,革夏燮商之君,继韶夏而施尊名,崇号谥而广符瑞。顾迟迟焉,群臣区区,诚为此也。原夫大始云构,生灵厥萌,黎庶布乎穹壤,皇王司其右契。遐哉上古,以迄於兹,历选休徵,未有如今日之盛也。所以敢罄窥管,无惧触鳞,沥胆披肝,言亦备矣,援天引圣,辞亦殚矣。幸蒙亭育之泽,降以听览之恩,大贲虽敷,犹申后命。未便涣汗,方事逡巡,怀生之徒,不遑宁处。

伏乞皇帝陛下则天成务,应物为心,协三才之会昌,乃沛然而动色,遂万姓之延首,俯凝旒而改容。虽复龙图告徵,龟书袭吉,尚谘诹於四岳,建明谟於兆人。欲使六合之中,沃心通於朝野;八纮之内,下问浃於华戎。凡在人灵,畴无抃跃。今兹百辟咸集,九有攸同,并执玉以来庭,俱式歌而且舞。远则重译佥议,近则端笏参谋,欣睹增天之高,愿逢加地之厚。绝域忘生而越险,华发忍死而争趋,中外之心克谐,愚智之情允睦。掌故事者,草登封而待期;执羁勒者,俨车徒而俟命。庶官率职,三事夙兴,远迩昌言,明灵幽赞。莫不倾视储听,希陪肆觐之礼;效祉呈祥,钦承告成之庆。山称万岁,企和銮而发奇;云浮五彩,伫华盖而交荫。两仪之情转迫,万国之望愈深。臣又闻之,屈己从众,至人所以称仁;线言显发,哲王所以敷信。昨奉明诏,许以试之,实降皇情,俯同人欲。宽人之利斯博,示信之道宜宏。即日庶尹驰心,咸奉章而守阙;列藩翘足,各伏地以祈恩。所冀天慈,深加昭察,制可群僚之奏,克以发轸之期,颁示普天,申明绝典。使夫一时之士,欣独高於万代,八荒之酋,荷周露於再造。则臣等死日,犹生之年,不任诚恳之至,谨与连率方牧等奉表诣阙,固请以闻。”

因为,这篇《请封禅表》就是贞观初年备受推崇的,等到武曌日后学习《经》、《史》,这篇李渊第六个儿子李元景所作的《请封禅表》还是范文。

要抄写要背诵的。而于此贞观五年,武士彠上疏的理由非常充分,就是利州出现了祥瑞。

具体不知,只是到了武士彠次女武则天掌权时期,利州广元的一座寺庙始赐名“皇泽”,寓其“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

但这座蜀庙为贞观年间的京城长安所知,则是在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任利州都督的贞观初年。那一年,利州广元出了祥瑞,而利州都督武士彠为此上奏朝廷。

是为李世民手里的《请封禅疏》。

关于祥瑞的话题,武士彠是个高手。为官多年的武士彠深谙,“为人臣子,替皇帝表功时境内有祥瑞要上,没祥瑞创造祥瑞也要上”的为臣道理。早在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的时候,武士彠就创造了一次祥瑞。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

同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晋阳起兵”前,李渊秘召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前来,甚至于大兴城里的女婿柴绍都收到消息。

晋阳起兵的同年,李渊于十一月攻入京师大兴(今陕西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自领大丞相,封唐王。当日,杨侑在大兴殿正式登基,改年号为“义宁”。

话说,李渊打进长安城之后,没有马上称帝,而是立了一个傀儡皇帝杨侑,史称“隋恭帝”。李渊想效仿曹丕与汉献帝的故事,逼隋恭帝禅让皇帝宝座给自己。

禅让的事情,必须有祥瑞。

晋阳起兵后,李渊建立大将军府为行政中枢,武士彟以大将军府铠曹参军,随大军一同攻取长安,封寿阳县开国公,历任光禄大夫、礼部侍郎、黄门侍郎。

一同进了长安城的武士彠,知道李渊需要祥瑞,马上就采取行动了。这件事情,按照《新唐书.武士彠传》记载的原文就是“自言尝梦帝骑而上天”。

李渊带兵进了长安城,武士彟对李渊说自己早就梦见李渊进入长安,当了天子。武士彠还绘声绘色地描摹,说自己梦见当时还是唐王的李渊骑着一条龙上天,然后,劝李渊天命所归,让李渊登基称帝。

李渊的反应很好玩,李渊笑着对武士彠说道:“你曾经礼待我,我才给你封官。你现在说的祥瑞,是你故意编造来讨好我吧?(汝尝礼我,故酬汝以官。今胡迂妄媚我邪)”

从李渊的话来看,李渊并不相信武士彠的祥瑞。但是,在那种情况之下,祥瑞是不是真的,这不重要。重要的事情,是禅让,必须有祥瑞。武士彠的祥瑞,让李渊接受隋恭帝杨侑禅让有了合情合理的“天命”借口:

万事俱备。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死于“江都兵变”。消息传来,李渊逼杨侑禅位于己。

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太极殿,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李渊登基以后,追封穆氏为皇后,并追谥为太穆皇后。李渊之后不曾再立皇后。

李渊建唐后,以次子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李渊称帝建唐后,论功行赏,封武士彠为义原郡开国公,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八月六日将他列入十七名“太原元谋功臣”之一,有罪可免死一次。

至于,“献祥瑞”一事,难登朝廷大雅之堂,充其量是是让李渊记住了武士彠“溜须拍马”的能耐。说他李渊“骑龙上天”,回头送来一批马交差。

说是就是这“白龙马”,李渊骑的是“白龙”。

“白龙马?”李渊记得自己只问过武士彠一次,他遂提及长孙晟那时也找过他。

“八骑?”李渊呆了一呆。

“你,你要的话,给九骑了。”武士彠显然会错了意。

“九骑。”李渊不动声色的时候,还是很有些帝王的莫测高深,不好琢磨。

而武士彠在武德三年到四年年间娶了杨达女杨氏做继室后,于一日闲谈提及武德初年“献祥瑞”一事。

继室杨氏久居尼寺,略知一二,于是,武士彠恍惚间茅塞顿开:

此等“献祥瑞”,还是得让僧道等专业人士来做。他想,“太上皇李渊是这个意思。”

醍醐灌顶。

遂载歌,载舞。隋唐时期唐舞,是要拿扇子。

“唐宫扇舞”。是为“献祥瑞”,总扯改朝换代事,首议都是自家人。到了唐贞观年间,利州广元出了祥瑞,遂有满朝文武请李世民封禅泰山。

武德年间,武士彟历任库部郎中、检校并钺将军、检校右厢卫、工部尚书兼判六尚书事。在此期间,武士镬参与创制唐朝典章制度,故晋爵为应国公。

武德年间,武士彟在宫中宿卫,他有两个儿子病重,直到夭折,他都坚持在宫中值班,不回家探问,只是伤心而已。等到他的妻子相里氏病重,他也不请假探问妻子。

正值武德元年前后。不说还负有些许责任的工部尚书兼判六尚书事武士彠,他下面做事的死了老子娘,也不曾请假回家探问:

回头表功问起来,只说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武士彠到底还负责排个班,手下人轮值听他安排,任务当前,其他人舍小家的,他自家孩子生病,妻子生病,他真开不了这口。于他们墨家研发的来说,忠孝难两全的事情经常发生。也正是在这时期,唐宫诞生了火药。

等到相里氏病死,有关部门奏闻此事,李渊称赞武士彠一心奉公,举世无比。高祖李渊说:“此人忠节有余……遗身狥国(徇国),举无与比。”

相里氏死后,李渊问及此事,表示要为武士彠找个好配偶。接着说,“有纳言遂宁公杨达,英才冠绝,世代都是皇亲与贤臣。他有一个女儿志行贤明,可以成为你的贤内助。”

于是,降敕让武士彟娶杨家女,令其五女桂阳公主给杨家做婚主,两家婚事费用一切由朝廷支付。

桂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五女,唐太宗李世民姐姐。

隋朝时期,嫁给华州刺史赵慈景,始封桂阳公主。武德初年,改封长广公主,再嫁安德郡公杨师道。杨师道,为隋观王杨雄之子,杨氏为隋遂宁公杨达之女,杨达乃杨雄之弟。主婚的唐桂阳公主,也是武士彠继室杨氏小姑子。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里,左右逢源的武士彠与李唐宗室的李孝恭擦肩而过。

却阴差阳错地于贞观初年攀上交情。

文献记载,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扬州有人告发镇守扬州的赵郡王李孝恭谋反,李渊把李孝恭召还至长安审讯,又令武士彟驰赴扬州,任检校扬州都督府长史。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召武士彟还朝,加以赏赐,予以礼待,不久即调任豫州都督。豫州,中国古代地理区域名,指的是汉籍《禹贡》所描述的九州之一。

因位于九州之中,故别称中州。当今河南省大部分属豫州,故简称“豫”。而便是在武德九年,被李世民召还长安的日子里,武家的三女儿武妹出生了。

武家的三个女儿便都是出生在京城长安,尤其是三女武妹,原本都说她出生的时候,其父武士彠只怕还在扬州。居然,因“玄武门之变”的缘故而回了京城长安,回来不久,三女武妹即出生。

虽是风尘仆仆的,但任检校扬州都督府长史的武士彠显然心情甚好,前来报喜的下人还有些迟疑:“老爷,又是个小姐。”

“小姐,小姐好。”武士彠闻言却不以为意,还给办了酒。请了不少亲眷前来喝酒。

登基不久的李世民似乎都听说了她,便问了武士彟一声:

“媚?”

“武妹。”武士彠原本就觉得他最小的女儿,是有些来历的。

但李世民接下来就不问了。

不置可否。武士彠只能回了家,跟继室杨氏接着说,说他们最小的这个女儿,是皇帝赐名吗。原本只是宴席上“小妹”“小妹”地唤她。

继室杨氏在寺庙多年,自然是接着他话,往更好的造化里说。她可是自小立志要做尼寺住持的。

没这眼力和说话的能耐,说尼寺住持,动辄升座,讲经。

谁信。再说,一年多少法会,年年说,月月说,日日说,她可是十岁就剃度出了家。

一番话,说得当家的武士彠很是满意。

时年,赶上这样的生辰八字,且不说好与歹,都说“只怕是个有来历有造化的”。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二月,利州都督李孝常借进京朝见之机,和近卫军官刘德裕、长孙安业等“互说符命,谋以宿卫兵作乱”。阴谋败露,被李世民以“谋反”罪杀死。李世民遂改派武士彟出任利州都督。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五年,武士彠如法炮制,像义宁二年那样,以祥瑞之名请李世民封禅。上疏称其利州境内出了祥瑞。而这一回,“献祥瑞”的是利州广元的蜀庙。

即日后的皇泽寺。

李世民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把武士彠的《请封禅疏》拿出来讨论。李世民表示虽然有“祥瑞”,但是自己德行不够,依然不答应封禅。

是为“二辞封禅”。

满朝文武大臣一个劲的夸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并且说天降祥瑞乃是天命所归,请李世民顺天应人,封禅泰山。

李世民说:“汉文帝没有封禅泰山,谁能说他不是明君圣主呢?敬天,关键是要在心里,封不封禅,那不重要,所以还是不封禅。”

满朝文武大臣异口同声,再次请李世民封禅。李世民完成了“三辞”的标准礼法,然后,就装作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诸位爱卿,既然。”

就在李世民下诏,准备封禅大典的时候,魏征走了出来。根据宋《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贞观六年,文武百官请求唐太宗举行泰山封禅大典。

唐太宗表示,他认为封禅并不是帝王的盛举。他指出,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唐太宗认为,侍奉上天清扫地而祭祀,不必非要登泰山之顶峰,封筑几尺的泥土才算展示诚心敬意。

尽管群臣不断请求,唐太宗也有意听从,但魏征认为不可行。魏征指出,当时户口尚未恢复,国家府库粮仓还很空虚,而且远方夷族首领随从护驾,这可能会引戎狄进入大唐腹地并展示我方的虚弱。此外,连续几年免除赋税徭役,也不能补偿老百姓的劳苦。因此,魏征认为这样的封禅典礼不仅崇尚虚名,而且对百姓有害。

最终,由于黄河南北地区数州县发大水,封禅之事被搁置。李世民下令停止讨论封禅的话题。

时任利州都督的武士彟却因为“二请封禅”的“献祥瑞”事情,让李世民记住了他。封禅泰山的话题过后,武士彟被调任荆州都督。文献记载,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十二月,武士彟以朝集使身份进京,并请求李世民封禅,未获允许,旋调任荆州都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