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宗门小比与问道(2 / 2)

李慕玄定睛细看,这二个题居然是让阐述对道德经二个章节的理解。

李慕玄不由得心花怒放,喜上眉梢。

还好我上一辈子熟读道德经,这一世终于可以用上了。

第一题,请你谈谈,你对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一章的理解。

李慕玄先是默写出来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一章,然后再进行了阐释。

默写:‘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理解:‘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个更为亲近?生命和财富相比哪个更为贵重?获取名利和丢失生命相比哪个更为有害?

过分爱好名利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过分积敛财富就会招致更大损失。

所以懂得满足就不会遭受就不会遭受困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这样才能保持长久。

有得必有失,好的名声需要很大的付出才能维持,可能是付出物质也可能是付出精神,而且盛极而衰,名声发展到了顶点再怎么走也是下坡路了。

所以要懂得知足,在声望鼎盛的时候隐去,避免受辱。

张子房为什么是汉初三杰唯一一个全身而退的人,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个道理。

历史上大部分得以善终的名声鼎赫之人,诸如范蠡,石守信,孙武,郭子仪等人都选择在自己声望最顶峰的时候隐退,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过分积累财富而不知足也会招致灭亡,乾隆时期的和珅,二战时德国的犹太人,元末明初的沈万三不都是因为过度敛财而导致的灾祸吗?’

第二题,请你谈谈,你对道德经上德不德,居实而不居华这一章的理解。

李慕玄先是默写出来道德经上德不德,居实而不居华这一章,然后再进行了阐释。

默写:‘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

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理解:‘上古时代崇尚德行,而不以“德的准则”来约束社会,所以有德。

当下社会必须用“德的准则”来约束人民,所以无德。

上古君王及其追随者,顺应自然而无私为,仁爱他人作贡献而不图私利,做义理相称的事而有所作为,以礼行事而不求回报,依然奋臂相迎而不推辞。

所以说如今不古啊,早已失道了。失去“道”之后就有了虚假的“德”,失去“德”之后就有了虚假的“仁”。

失后“仁”之后就有了虚假的“义”,失去“义”之后就有了虚假的“礼”。

这种虚假的“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与祸乱的开端。

由此,那些所谓的“先知”,只不过是“道”的虚华表象,实际上是愚昧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面不居于浅薄,心存朴实而不虚华。

由此要舍弃浅薄虚华而归根于朴实教厚。

道,德,仁,义,礼。对人的约束性越来越强,对人的约束性越强就证明道德越败坏了。

越详细的要求和框架,越停留在表象,离大道的距离也就越远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