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高空坠落225(2 / 2)

林弦坐着热气球高度越来越高。

地面上的人群变作一个小亮点。

空气也变的寒冷,凛冽,头盔护目镜上开始出现冰雾。

好在林弦和阿壮身后都背着氧气瓶,宇航服是封闭的,内部气压和氧气含量都没问题,温度的话也感觉不是很明显。

坐热气球升空的视野,和坐飞机差不多。

都是有一段时间没入云层,周围云雾很大,四周什么都看不清,下方也看不清。

但是一旦到达某个高度,视野就会变得瞬间开阔,下方的云层也反而变得清晰,可以看到地面上的灯火。

林弦看了一眼旁边的高度表。

现在的高度已经是1万5000米高。

气温是零下37度。

往上方望去……天空灰蒙蒙的,月光很亮,看得出来上面还有一些稀薄的云。

林弦听说,在三万多米的高空抬头,就可以看到漆黑的太空。

他一度怀疑这件事。

毕竟三万多米的高度,才只是大气层平流层而已,这个高度距离太空还远得很。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

他看过很多极限运动的视频,包括那些三万米以上的高空跳伞,氦气球升起时还是阳光明媚的白天,但是一旦高度升到三万米,确实后面背景都会变成漆黑的太空。

是因为大气太过于稀薄的原因吗?

林弦没有认真研究过。

如果有这种机会,他还真的挺想站在三万米以上的高空,抬头看看这个宇宙,看看是不是真的能看到地球弯曲的轮廓线、看到漆黑的太空。

不一会儿……

高度指示器显示,氦气球的高度来到了1万7000米高。

这个高度,已经超过了所有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温度已经逼近零下50度,大气压更是降到地表的十分之一。

地球上没有任何生物能在这个高度生存,这里是生命的禁区。

温度姑且不说,单单是正常呼吸都是一种奢望。

头顶上,即便是阿壮一直在给氦气球放气,但它还是膨胀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大小。

气压这种平时根本意识不到它存在的东西,在某种场合下,却可以轻易成为毁灭生命的力量。

终于!

高度升高到了接近2万米高空!

阿壮拍打林弦头盔,示意他向下方看去——

灯火霓虹的莱茵天空城,在下方一览无遗。

这可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

车流化作延绵的光线,像是穿梭的萤火虫一样在城市上下穿梭。

按着阿壮的指示,林弦锁定了那个中心广场的位置。

太……太小了……

在两万米的高空往下看,那个广场的灯光也就是指甲盖那么大,但好算是有个飞行方向参照物了。

林弦给阿壮回应了一个明白的手势。

随后,阿壮对林弦挥挥手,纵身一跳!

嗖!

在重力的作用下,阿壮开始自由落体运动,他显然之前就已经练习过很久,近乎是一瞬间就稳住了身姿,平展身体,开始向前方滑翔,眨眼间就已经拉开上百米距离。

林弦也紧跟其后,纵身一跳!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凛冽的风呼呼而过。

短暂的失重感后,空气阻力带来的托力和摩擦力让林弦感受到一阵上推感。

他没有急着和阿壮一样将身体平展,而是整个人呈俯冲状态,加速下坠。

打算先追上阿壮的高度,然后再保持一定距离跟在他后面。

林弦翼装飞行水平还是很可以的。

像这种自由控制滑翔的姿势和速度,只是基本功。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让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同时下落,结果它们是同时着地,以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所以……

很多人可能认为,在空中自由落体的情况下,后从飞机上跳下的人,是不可能追上先从飞机上跳下的人的。

其实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所有玩极限运动的人都清楚,人和铁球又不一样,身体姿势的不同,会极大影响下落速度。

并且……因为空气阻力会随着下落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人从高空中下落,只要高度足够,最终总会达到一种力学上的平衡,从而由加速下落变成匀速下落,速度不会再加快。

这个最终速度,就叫做【终端速度】。

一般而言,女性平均体重的终端速度,大概在50米每秒;而男性平均体重的终端速度,大概在90米每秒。

没错。

尽管有些反常识。

但事实上,体重大的人,最终下落速度就是比体重轻的人要快很多。

而如果姿势极致优美、其他条件也完美的话,人类自由落体终端速度甚至可以达到300多米每秒。

很快。

林弦的下落高度和速度已经追上了提前跳下的阿壮,两人保持着固定的距离快速下降,在滑翔中朝莱茵天空城西北城区的广场下坠。

近了。

近了!

护目镜上开始凝结出冰渣。

即便是隔着头盔,也能感受到高速下坠中寒风的呼啸!

虽然距离天空城的地面仍有万米之遥,但在快速下降的视觉上,这个接近速度还是让人非常紧张的。

马上……就要摸奖了。

林弦有意的往广场右边靠了靠,他打算从右往左开始找那个看不见的防控网“缺口”。

如果这次战死,那明天再来的时候,就向左边靠一点;如果还是死,那后天再靠左边一点……

一点一点的排除,总有一天能找到正确缺口的位置。

林弦透过宇航头盔,凝望着不断接近的莱茵天空城。

这里面……

到底藏了什么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