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9(2 / 2)

李慕白对隋院的气氛感到不适应,他看到的是一些固守成规、思想陈旧的腐儒,以及那些只会空谈国事、缺乏实际行动的大人们。这些人的言行让他感到失望和压抑,他内心渴望遇见能够真正理解他、与他志趣相投的人。

在这样的环境中,陈芸的出现对李慕白来说无疑是一种惊喜。陈芸不仅外表殊丽,更重要的是她有着独立的思想和追求,她的才华和个性让李慕白感到十分欣赏。在陈芸身上,李慕白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光芒,她不随波逐流,有着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在隋院这样一个充满学究气息的地方,李慕白或许感到了一种格格不入。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治国理念。这种“鸡同鸭讲“的交流方式,让李慕白感到由衷的自由。

李慕白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慰藉。陈芸的见解和思想与他不谋而合,她的独立和才华让他感到了一种难得的共鸣。在陈芸面前,李慕白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必担心被误解或是忽视。

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李慕白自觉神清气爽。他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和愉悦。与陈芸的交流,让他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治国之道。他开始相信,真正的智慧和见解,并不一定要在那些陈旧的框架中寻找,而是可以在像陈芸这样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身上发现。

“你也发现这隋院的气氛有些压抑不是?要我说,这六月初六的月露节,就不应该举办。宴请这么多百无一用的书生,这些人又懂得如何带兵打仗,又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我不是说你,陈芸姑娘,你自然是与那些人不同的……”

李慕白的这番话透露出,他对隋院气氛的不满,以及对月露节宴请的质疑。他觉得这个节日邀请了许多只懂得空谈而缺乏实际能力的学者,他们对于带兵打仗和治理国家这些实际问题显得无能为力。然而,他立刻补充说明,陈芸与这些学者不同,他看重的是陈芸的才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陈芸听后,心中或许会有些复杂情绪。一方面,她可能会对李慕白的直率和坦诚感到欣赏,因为他没有隐藏自己对隋院现状的不满,并且能够明确区分她与其他人的不同。另一方面,她也可能感到一些压力,因为李慕白对她的期望很高,她需要证明自己确实与众不同。

正当陈芸和李慕白沉浸在彼此的交流中,情感逐渐升温之时,两道不和谐的声音突然打破了这份宁静。这突如其来的打扰让他们的谈话戛然而止,给这温馨的氛围带来了一丝不快。

“慕白兄,慕白兄……“

这两个声音似乎在寻找李慕白。这种打断,无疑是对陈芸和李慕白私密对话的侵犯,也让他们感到了一种被打扰的不悦。

陈芸和李慕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无奈。

这二人此时不和谐地打断,两人的好事,陈芸知道此事,留在原地会有诸多不便,她闻言只能恨恨地摇头,独自离去。李慕白很快就被那二人逮住,一个大说‘不够意思,只会借故说道’,一个大说‘山南居士到了。’

陈芸心中明白,这样的打断,意味着她和李慕白的私密时刻已经结束,继续留在原地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和闲言碎语。虽然她心中对这突如其来的打扰感到不快,但她知道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于是,她带着一丝遗憾和无奈,选择了独自离开。

李慕白对陈芸的离去感到惋惜,但也理解她的选择。他很快就与那二人汇合。

李慕白看向陈芸消失的方向,怅然若失。

陈余从一棵大树的阴影中走出,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独。一直以来,他都像一个守护者一样,默默守护着陈芸,他的二姐。他的存在并不显眼,但在陈芸最需要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出现。

此刻,看到陈芸脸上晶莹剔透的泪珠,陈余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说的痛楚。他知道,这些泪珠不仅仅是因为刚才的打扰,更因为她对李慕白的深情以及书院中的种种压力和无奈。陈芸的泪水,如同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光芒,却也透露出一丝凄凉。

“走吧,你不属于这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