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意外之喜1100(1 / 2)

对于沈犹龙的态度朱慈烺还是很满意的。</p>

毕竟自己提出的官民合营,共同修建南升公路的提议在大明的历史上,甚至在整个世界都是开天辟地头一回。</p>

而且,自己只是提了一个框架结构,提供了一个思路,具体的内容丰富,细节谋划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p>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事情,必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p>

但是,沈犹龙依旧没有犹豫,直接选择接下了这个工作。</p>

勇气可嘉!</p>

“在开展此次工作中,需要什么人、需要本宫做什么,沈总督可以尽管说出来,只要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本宫全力支持你!”</p>

朱慈烺自然是要给沈犹龙鼎力支持的。</p>

“殿下,臣目前最担心的事情是,这一万余安南劳力,要是发动暴动该如何是好?”</p>

沈犹龙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杞人忧天。</p>

别说是俘虏了,就是大明的百姓因为徭役而选择造反的人都偶有发生。</p>

朱慈烺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p>

对于这种事情的办法就是分而化之,培养亲信。</p>

分而化之很简单,一个是简单的人数上的分化。</p>

一万余劳工自然不可能放到一起劳动,不然肯定会出乱子。</p>

朱慈烺准备将这安南俘虏分为二十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五百人。</p>

这些施工队分别负责开矿采石、运送原料、烧制水泥、运送水泥、运送沙石、前方施工、开山拓路等不同的工作。</p>

五百人一个施工队,就是这五百人造反了,也很好对付。</p>

分化的另外一个意思,自然就是情感心理上的分化。</p>

安南俘兵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自然也是有派系和不对付的。</p>

把派系和不对付的人分到一个施工队,让他们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对付,内卷起来。</p>

总之,就是让一个施工队中的安南俘虏心不齐,不团结,这样反叛暴动的概率自然就小了很多。</p>

朱慈烺把自己的想法讲述给了沈犹龙听。</p>

再次让沈犹龙折服。</p>

大框架敲定之后,朱慈烺又和沈犹龙对于具体的实施细节进行了讨论。</p>

朱慈烺的诸多想法,比如成立保安队、巡防队、施工队中成立监督组、全勤奖、每个月施工队劳动情况评比等等管理劳工的办法,都让沈犹龙有所收获。</p>

两人一直聊到东方露出鱼肚白,朱慈烺实在困的不行了,这才结束了这次会面。</p>

而通过这次会面,和朱慈烺的交流讨论,对于成立广西水泥路建设管理公司这件事情,沈犹龙脑中已经有了大概的计划,他现在需要把自己的计划写下来,再进行填便可以了。</p>

朱慈烺和沈犹龙不清楚的是,他们二人今夜的谈话,被后人称为官民合作经济的鼻祖。</p>

与此同时。</p>

郑柱率领八千余名亲信星夜兼程,也来到了钦州城外二十里外。</p>

郑柱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作为将领的一般能力还是有德。</p>

在钦州城二十里处,郑柱便下令所有人马就地休息,随后派出哨探前去打探情况。</p>

因为崇左已经被明军攻克,至于钦州什么情况,郑柱心中也没有底。</p>

安南哨探奉命出动,向钦州摸索。</p>

安南哨探并没有察觉到,在他们的左右,有几双眼睛正在密切的关注着他们。</p>

这些眼睛自然是特情科密探。</p>

马震清奉命率领亲卫营第四军第三、四五卫人马攻克钦州之后,马震清有点沮丧。</p> 钦州城留守的安南人马太少了,自己还没打过瘾,安南人就没了。</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