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播种1521(1 / 2)

朱慈烺的眉头微微皱起,但很快又舒展开来,他深知科研之路向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这个科技刚刚起步的时代。</p>

在原来的历史上,后装枪也就是后膛枪出现的时间,大概在一八四零年前后。</p>

这个时候的西方,燧发枪还没有整明白呢。</p>

朱慈烺让皇家科学院火器研究所开始后膛枪的研究,已经比西方整整提前了两个世纪。</p>

朱慈烺就不相信,凭借华夏人聪明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两百年的时间还研究不出来后膛枪。</p>

想到这里,朱慈烺又对未来充满了信心。</p>

听到毕懋康的话后,朱慈烺轻声的问道。</p>

“老大人,能否详细说说遇到的困难?”</p>

毕懋康叹了口气,摇头道:“后装火枪和后装火炮的主要难点在于闭锁机构和弹药设计。</p>

我们尝试了几种不同的闭锁方式,但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要么是闭锁不严密,导致火药泄露,要么是闭锁机构过于复杂,难以在战场上快速操作。</p>

而弹药设计方面,后装火枪需要使用定装弹药,这对弹药的形状、尺寸和强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我们目前还无法大批量生产合格的定装弹药。”</p>

朱慈烺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打算。</p>

对于毕懋康所说的问题,朱慈烺之前也曾有所猜测。</p>

无论是后膛炮还是后膛枪,原理都很简单,但是最重要的是闭锁机构和弹药的制造。</p>

大家都知道,火枪发射的原理,是火药在密闭空间燃烧,产生巨大的能量,然后将弹头推出去。</p>

前装枪的枪管后方是封闭的,所以不存在爆炸产生的能量泄露问题。</p>

但是,后膛枪需要从枪管后方填装弹药,这个时候,要保证火枪发射时,火药燃烧产生的能量不外泄,就需要给枪管加一个装置。</p>

这个装置就是毕懋康口中的闭锁机构。</p>

因为闭锁机构差不多是堵漏的作用,所以对于精度的要求自然很高。</p>

以大明现在的技术手段,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朱慈烺也是能够接受的。</p>

至于弹药的外壳,后世都是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制作的。</p>

现在朱慈烺的亲卫队使用的左轮手枪的弹药外壳几乎就是技术熟练的老师傅,手工制作的。</p>

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废品率太高,根本就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条件。</p>

现在的大明还没有冲压机,弹药壳制造困难,也在朱慈烺的意料之中。</p>

朱慈烺深知,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p>

首先,他需要召集大明皇家科学院的火器研究人员,集思广益,共同攻克这些技术难题。</p>

其次,他需要加大对火器制造和弹药生产的投入,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和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p>

而朱慈烺提出后膛炮和后膛枪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现在制造生产,大规模装备军队。</p>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p>

朱慈烺之所以提出这两种武器的概念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皇家科学院火器研究所去研究,去立项。</p>

至少让大明的科研人员知道这么个事情。</p>

朱慈烺现在其实就是在播种,在大明这块土地种下后膛炮和后膛枪的种子,然后去守护它成长。</p>

朱慈烺相信,早晚有一天,这个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p>

所以,对于后膛炮和后膛枪的研制,朱慈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p> 于是,朱慈烺对毕懋康说:“老大人,这些困难本宫都清楚了。</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