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武备物资63(1 / 2)

就在汝阳王府大军开拨,

寻找三郡义军决战的同时,东西两个方向的边军也各自分出了一万兵卒,分别朝着义军的侧翼而来。

与此同时,这些动静并未瞒过宋、明两国,这两国同时跟进,大军踏足三郡境内,并率先爆发了大战。

首先是大明三万大军,在三郡东方边界,一鼓作气,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汝阳王府剩下用于防守的一万多兵力。

大明虽然临时指派的是文官作为主将,但此人深知自己只是来捞功的,并没有干扰两位副将的指挥。

而在西向战场,宋军在同知枢密院事袁韶的指挥下,一开始就进行得极为不顺。

此人虽然在枢密院任职,却对兵事十窍通了九窍,是史弥远刻意安排的这个职位。

大宋历来有文官带兵的传统,袁韶虽不懂兵事,奈何皇帝用得放心。

但相比于明军文官,宋国的文官似乎更喜欢表现自己,比如这次进攻三郡,各种行军布阵,都是袁韶安排的。

虽然只有两厢十军,不到五万人,但短短几天下来,各军都苦不堪言,就连汝阳王府剩下的一万多边军,打了两日,硬是打成了僵局。

这还是在宋军亦有骑兵的情况下。

但袁韶手底下的武将,都是敢怒不敢言,毕竟现实情况是,武将的地位太低了。

如果朝堂上文官看某个武将不爽,在皇帝面前参上一本,入狱抄家都是轻的。

好在袁韶一直久攻不下,觉得在皇帝面前不好交代,只得放下身段,请教了有经验的武将,及时调整了战术,这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不消两日,必克此处。

相比于三郡两边的率先开打,

汝阳王府好似早有预料一般,完全没有理会,而是命令大军稳扎稳打,东西方向撤掉回来的两路大军进行侧翼袭扰。

汝阳王的想法很简单,先毕其一役,将三郡所有反抗势力一网打尽之后,再全力对付大明军队。

据他所知,明军此次进攻,不过三万余人,经历了边境一战,至多也只有两万。

而现在,他手里还有近七万大军,其中骑兵就有一万,待全力消灭义军后,估摸着手里应该还剩三四万兵力,对付明军,足够了。

只要核心骑兵力量损失不大,那么接下来面对懦弱无能的宋军,汝阳王相信,最后的胜利者,只会是自己。

三郡地形多山,但同样有平原。

义军最初攻占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位于平原,这就给了汝阳王府骑兵施展的空间。

当然,义军并非不想通过地形,来对抗蒙军,但大部分险要关隘都被占据,易守难攻,几番尝试,收效甚微,无奈只能放弃。

义军八万对蒙元七万,

看似人数占优,但实际上,前者是各处义军临时拼凑,训练磨合都属于起步阶段,根本无法和蒙元大军相比。

唯一占优的,便是三郡江湖高手更多,

但要面对重甲骑兵,就算是宗师级武者,面对围攻,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三郡义军唯一的希望,便是坚持到宋、明两国大军的到来,内外夹击,彻底击败汝阳王府。亦或者,有人能在万军从中,找到,并斩杀敌首。

……

义军大营。

数十位参与决策者,围绕着一块巨大且粗糙的沙盘,神情凝重。

这块沙盘,是宋青书这几天特意让一些熟悉附近地形的人,按照比例临时制作的,虽然简陋,好歹也能让决策者一目了然。

蒙元人为了更好的统治汉人,特意将很多城池的城墙都给拆了,目前义军占据的附近几座县城,防御能力实在是太弱。

就算近期,义军全力修补城墙,但成效一般,用人命来填,已是不可避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