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天龙寺外,菩提树下的天龙寺120(1 / 2)

天龙寺正式的名字,或者官方的名字叫作崇圣寺。</p>

因为寺中有三座佛塔,也称三塔寺。</p>

无论崇圣寺,还是三塔寺,大理百姓都不怎么认可,唯独对天龙寺情有独钟。</p>

天龙寺位于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东对洱海,西靠苍山。</p>

大理皇帝避位为僧者,都是在天龙寺出家。</p>

因此,天龙寺被尊为大理国的皇家寺庙。</p>

在大理国众多寺庙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荣耀。</p>

大理官方对天龙寺的描述是,天龙寺寺基方七里,有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耗铜四万零五百九十斤,费工七十万零八千馀。</p>

天龙寺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即使比起佛门圣地如五台、普陀……亦不逊色,只是地处偏僻,其名不扬。</p>

段正明经常来天龙寺礼佛,寺中很多僧人都知道他的身份,见他前来,立刻领路,前去拜见方丈。</p>

天龙寺的方丈法号本因,若俗家辈分论起来,段正明还要喊他一声叔父。</p>

能在皇家寺庙当方丈,背景绝对不简单。</p>

寒暄几句过后,段正明便直接说明来意,并且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仔细说了一遍。</p>

期间更是大魏武吹得天上少有,地上难寻。</p>

尤其对魏武的武力值极尽吹捧,就差直接说魏武是天下第一了。</p>

本因看了看魏武,又看了看段誉,略微思索了片刻,缓缓道:“此事我也做不了主,我带你们去牟尼堂,拜见枯荣长老。”</p>

段正明愧疚道:“打扰枯荣长老参禅,实在罪过!”</p>

“此言差矣!”</p>

本因摇头道:“此事往小了说事关我大理储君,往大了说事关大理国运,你不来才有罪过!”</p>

段正明双手合十,态度恭敬道:“方丈所言甚是。”</p>

本因站起身,轻声道:“你们随我来。”</p>

说罢走出禅房,穿过瑞鹤门,穿廊过栋,经过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最后来到一条长廊之上。</p>

沿着长廊继续向西,走到尽头,来到几间木屋前。</p>

这几间木屋,无论房顶、墙壁,还是房门,都是以整根小腿粗细的松木搭建而成。</p>

最奇特的是,这些松木都不曾扒掉树皮。</p>

在金碧辉煌的殿堂中间,木屋犹如不施粉黛的绝世美人儿,遗世独立,透着一股返璞归真的味道。</p>

本因迈步走到木门前,双手合十,恭声道:“阿弥陀佛,本因有一事不敢妄做决定,请三位师兄与师叔定夺。”</p>

“进。”</p>

一道如梦幻般的声音响起,似从木屋中传来,又似在遥远的天边飘来。</p>

“你们在此稍等。”</p>

本因转身对段正交代了一句,随后伸手缓缓推门,走进木屋之内,又将房门关闭。。</p>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紧闭的房门缓缓打开,本因站在门口,对着段正明三人招手,示意三人进来。</p>

段正明、魏武、段誉依次走进木屋。</p>

只见木屋中除了本因,还有四个和尚。</p>

他们从东到西,依次排开。</p>

一僧面壁,三僧朝外。</p>

最东侧的和尚面壁而坐,看不清面目,给人的感觉十分矛盾。</p>

仿佛天真无邪,又仿佛历尽沧桑。</p>

朝外的三僧,其中两僧面容枯槁,一僧魁梧壮硕,不像和尚,倒像屠夫。</p>

魏武读过小说,也看过好几个版本的电视剧,自然知道这四个和尚的身份。</p>

从东到西,依次是枯荣大师、本观、本相、本参。</p>

其中本观、本相都是本因的师兄,而本参则是本因的师弟。</p> 段正明双手合十,恭声道:“拜见枯荣长老、本观大师、本相大师、本参大师。”</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