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男性最关心的问题4(2 / 2)

李介宾合上了课本,听着老师讲课,有种复习了一遍的感觉,教材其实编的不错,浅显易懂。

他没感觉到自己有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他从小接触这些理论,所以理解这些没有障碍。

而现在的社会,是上完小学、初中、高中直到考上大学才开始接触中医,那么上大学之前大概是没学过的,而上了大学再学这些,类似于从学了字词句开始作文一样,先做到遣词造句,而不是一下子就写什么满分作文。

即使这样,同学们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什么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男女相视一笑,这么个阴阳?

中医那么难学,汉语要背锅,汉字本来就是象形文字,需要意会。

隔壁老王,绿帽子,做头发。

如果是古人,可能就理解为一个姓王的邻居,一顶绿色的帽子,打理头发这样子。

但是现代人一听基本都能知道这里面蕴含的辛酸的故事。

同理,反过来让现代人去理解古人的东西,这里面的难度也是一样的。

古代医家说的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跟现代人理解的也有偏差,同名而异类。

藏象呀,起的名字真好,藏于内而外象。

很快下课了,走在教学楼楼道里看到在一个教室角落,一个一闪而过熟悉的身影。

王什么来着?

王映骄在听方剂课,这是中医学大三的课程,她本来就是旁听的,山河省中医药大学的教学楼是有名的长楼,之前号称亚洲第一长楼,不过现在好像变第二了,所有的授课教室都在A区,各个院系上课都在这里,想听课很方便,看到里面讲什么想听进去就能听。

她写张景岳发现自己被坑了,其实她不是中医系的,就是不写也没关系,但是一想到之前加了别人好友,已经有人知道自己要写,结果最后写不出来,那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左归丸,右归丸。

六味地黄丸,肾气丸。

补个肾而已,有什么复杂吗?

“接下来呐,是男性同胞们最关心的问题,补益剂里面补阴补阳的方剂。”

上面的胖乎乎的方剂学老师说道:“张铁林老师一句六味地黄丸,治肾亏不含糖。误导了很多人,其实这个方子最早是给小儿吃的。”

王映骄听着皱起了好看的眉头。

“老师说的没错,六味地黄丸最早出自宋朝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囟门迟闭的。”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吓了王映骄一跳,回头一看是李介宾。

这时候方剂学老师注意到这边,笑呼呼的问:“看来这位同学比较懂呐,来说说。”

李介宾说道:“六味地黄丸来源于张仲景的肾气丸,原方是附子、桂枝、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钱乙一代人杰,将肾气丸去掉了附子、桂枝,成为了六味地黄丸用来补小儿先天之本。”

方剂学老师已经有点惊讶了,这小子有两把刷子呀,是研究生吗?

其他大三的学生心里也在嘀咕,比自己老师讲的都好,这谁呀?

“六味地黄丸六味药三补三泻,可谓是巧夺天工,后来有医家在这基础上加味,加知母、黄柏成为泻肾中相火的知柏地黄丸,加肉桂、附子成为补肾阳的桂附地黄丸,加枸杞、菊花成为补肝肾不足目视不明的杞菊地黄丸.....”

“那左归丸、右归丸呢?”王映骄情不自禁的问道。

李介宾看了一眼她,继续说道:“明代张景岳酷爱补肾,每每必用熟地,而且挑选肥厚的锦纹大熟地,他说既然温补本已亏虚,还要三泻?所以去掉了茯苓、泽泻、丹皮,又加血肉有情之品,纯补无泻。”

有大三的学长也问道:“为什么左归补肾阴,右归补肾阳呢?”

李介宾不假思索的说:“张景岳的命门学说,命门为水火之宅,左肾属阴,右肾属阳。所以左归补肾阴,右归补肾阳。”

又有个学姐忍不住问:“既然都是补肾,有什么区别吗?”

“咳咳。”方剂学老师眼看课堂纪律有点失控,再这样下去自己下去让李介宾上来讲吧!

可是这小子来者不善呀,我要出个难题考考他!

“这位同学家学渊博呀,不过你知道为什么六味地黄丸本来是用来给小儿治病的,现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变成给男人补肾的了吗?”

李介宾一下子停顿了下来:“这个.......确实,要是补男性哪方面能力,龟龄集更好。”

一群大三的男学长听到这个,耳朵都翘起来了,补啥?不管是什么先记下来再说。

男性最关心的问题,那肯定是哪方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