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款(1 / 1)

熟络后夏漪才了解到燕子的生活并不幸福。她和老公都是性格强势的人,老公脾气还急燥,两人动不动发生争执,三天两头吵架。燕子对夫妻生活极为排斥,有次她不舒服早早睡觉了,老公走到床前拉她的被子,她下意识伸出腿就对着他狠狠揣了几脚,老公气不过扑上去两人打得不可开交......这事闹到两家老人都知道了,互相指责。过不下去了,她带着女儿搬了出去,在附近租了房子住。拖了几个月两人离了婚,夫家条件好,有好几套房,燕子得到一套,拿到女儿的监护权,觉得算是扬眉吐气了。

婚姻的不顺,让燕子把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上,只要是眼前的项目,不管希望大不大,她都非常积极认真的对待。汉口那栋楼的消防应急照明项目完工后,夏漪和燕子商量给小田一小部分分成,毕竟这个项目是她开的头。

用史总公司进行的业务也一直在持续着。这个大企业的供货流程是,设备部门向采购部提交需要购买的产品品牌和型号,采购担当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把产品询价单发送给三至四家供应商,然后在同品牌型号的产品报价中选择价格最优的一家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因为有厂家直供优势,不出意外都是史总公司),中标的公司在约定的送货期限内把货物送到需求部门。因为这些货物是作为设备科的备品备件按月来采购的,所以每一两个月都会有订单,但每次东西都不多。现在送货的事情就由夏漪一人负责,偶尔东西多的时候夏漪会找稍熟一点的司机师傅一起,下货的时候帮下忙,当然也会付一点搬运费。货款付到史总公司帐户后,史总通常也会及时返给夏漪。所以即使小田暂时停止工作,收入却还是照常不少的。

和效益好的企业做业务的好处就是不会拖款,到了付款期限企业会自动办款。但夏漪这种照明灯具的业务合作最多是建筑公司,运气不好的时候会被拖款,打电话催款没结果就得上门,夏漪她们还真遇到过难搞的公司。上一年秋天,一个认识的建筑公司的经理介绍了自已老家小镇上农贸公司的照明业务,合同清单上有厂房灯、办公室灯和庭院灯,承诺送完货年底付全款,结果年底打电话一拖再拖还是未付。开年后四五月份夏漪和小田决定去趟那个公司,那个小镇在城市周边,虽然不算太远,但交通不发达,要换乘好几趟车,路上花费两三个小时。那次催款未果,对方说工厂已开始投产马上产生效益,年底一定会付,虽然半信半疑,但也不得不等待着。

这次年底小田是去不了了,燕子有事。夏漪邀了市场的小曼一起同行,作个伴。这天两人一番跋涉到达小镇,基建部的周总不在公司,打电话,听说夏漪她们过来了,说在外面办事,款到了马上汇过去让她们先回去。夏漪说我们已经来了结完款再回。他声音有点不快,但也无法。片刻,又打电话过来说过两天就把款打给你们,你们还是先回去吧。夏漪说我们已经找好住的地方了,既然来了就办好了再回去。下午去那个公司蹲点,周总仍不在,她们坐在他办公室,公司的职员来来往往,奇怪完全没人上来问她们的来历。

第二天一早再过去,一个部门的老总说“今天款安排不了,要等几天”,出纳也过来说“农历二十五、六的集中结帐,你们可以先回去到时再来”。原来是早就注意到她们了。夏漪一算就是后天嘛,多住两天好了,小曼表示没意见。这时周总来了,说要不先给你们一万,剩下的我们款到帐了打给你们。小曼小声说不能上当,咱不理。夏漪说就等到到帐吧,反正已经在旅馆住下了。

小镇根本没什么酒店宾馆,旅馆倒是有几家,私人的,挑了一家看上去好点的。第一晚很冷,空调开到三十度,仍要穿毛衣毛裤睡,下半夜感觉暖和了,才脱掉毛裤和袜子。吃饭的地方也不好找,只看到一家象样点的酒店,还贵,一个很普通的鱼头干锅要八十多。倒是他们当地的特产鱼面很好吃,下到腊排骨火锅里、炒着吃都很美味,当地人的口味重,每道菜都炒得很咸,不知觉的就多吃很多饭,多喝很多水,每顿肚子都吃到撑。旅馆的水很难喝,水质硬,难以下咽,还有一股怪味。

二十六日那天,公司会计说办手续办款要收发票,但夏漪只带了收据,会计说这样就办不了。夏漪打电话问快递,说年底忙单多要三四天才可以送到,邮局的EMS更离谱,说要五天才可以到,一合计干脆回去拿好了,小曼留守阵地。下午一点多坐车返汉,本想当天就赶回小镇,但路上太消耗时间,到晚了怕不安全。二十七日一大早才往小镇赶,临近中午到达,还好几个要签字的老总都在,手续很快办好了,只等办款。小曼说旅馆的空调可能是长期没用所以第一天用特别冷,第二天晚上效果就好多了,果然,打开空调只穿着毛衣就很暖和了,晚上也睡得还舒服。

她们以为之后会很顺利,结果还是失望了,他们只结了全款的20%,怎么样争取怎样叫难都没用,小曼连“不结完款我们跟着去你家过年”的话都说出来了,夏漪觉得再缠下去自己都像无赖了,真是讨厌的感觉,明明是对方欠钱,我们还得说好话。长这么大,都没有做过抖狠的事情,死皮赖脸的跟在别人后面也只能嘴上说说,哪里做得到真跟去别人家。磨到最后也只好问明白下次放款时间,到时再过来。

其实这个公司在当地应该还是有实力的,几个老总开的都是好车,他们的厂房和办公楼也修得很漂亮,算是镇上的一道亮点了,厂房里还有上百万的压花设备,但这么漂亮的农贸公司都是靠压材料商的款给垫出来的,工厂开业盈利后才一点点的还款给材料商。夏漪看到他们还款的公司名单上欠款大几十万的不在少数,还有山东和汉川一些外地的公司,欠款名单足足写满两页纸。

好在这笔款在第三年全部付清了,但拖几年才能收到货款这种生意做来有意义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