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陈韪旧闻632(1 / 2)

唐朝东市南北居二坊之地,店铺毗连,商贾云集。

工商业不仅分门别类,更多达二百二十行,而且各行业的经营,都有相当的规模。

又由于近三大内,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宅邸。

所以对外贸易的的东西比较多,所售之物也大多奢侈。

东市崖林茶肆中,萧遘一袭京元领月灰袖烟墨驳玳瑁云纹袍衫,胡须剃了干净,坐在茶肆的一方静候着。

萧遘约好了陈韪今日在此品茶。

萧遘虽然不是好贵夺面之人,但毕竟身份尊贵,也不会丢了面子。

自然约于在东市最有名的茶肆之中。

茶肆中有许多胡人,他们的桌子上大多都摆着两个叠着的云冠鎏金铜盒,里面分别盛有芝麻和枸杞。

这是在喝茶前放在茶里的。

“萧公子。”

一道女人的声音打破了萧遘的出神。

他抬头才发现说话之人是归海衣。

向归海衣身后看了看,并没有陈韪,于是萧遘起身抱拳道:

“归海娘子,怎么你自己来了,陈韪小兄弟呢?”

“陈韪他今日高烧不起,无法赴约,特地让我来此道歉一番。”

“生病了?那需好生养着,哎,那归海娘子既然来了,先请坐吧。”

萧遘原本只是想教陈韪一些考试时候的注意点,也借机赠予一些茶好让他养性,陈韪却因高烧而无法赴约。

萧遘原先有些失望,不过他转而又想到了眼前这位娘子在一开始的时候便知道自己的名号,又听陈韪说她身为一个侍女却通晓练字弹琴,不由得来了兴趣,便邀她入座。

“我听闻您对练字与弹琴都有些许造诣?”

“哪有哪有,不过略窥一斑罢了。”

归海衣虽然衣着一身十分朴素的衣服,但她目灵梁耸,肤如膏脂,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客官,您的茶来喽!”

茶博士用托盘托着四杯茶,快步小幅地来到萧遘与归海衣的桌子前。

将四杯茶一杯一杯地放在桌子上后,便托拿着托盘大步走开了。

“既然陈小兄弟没有这个口福,那只好让归海娘子来品鉴一下这茶了。”

萧遘边说便将旁边的云冠鎏金铜盒打开,用勺子将一勺芝麻与一勺枸杞添到自己面前两杯茶中颜色偏深的那杯中。

归海衣端坐着,身子稍向前倾斜,举起那杯颜色偏深的茶闻了一下,便道:

“顾渚紫笋茶?”

“归海娘子闻一下便知,真是奇人!”

萧遘没有想到归海衣只是闻了一下便能闻出这茶是顾渚紫笋茶,很是惊奇。

“其实不闻也能猜到。”

“哦?说来听听……”

看着萧遘惊奇的面孔,归海衣便解释道:

“这茶肆名为崖林茶肆,想罢应该是陆羽《茶经》中所说的阳崖阴林。”

“所写顾渚山中那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正是他发现并将其认为茶中第一的顾渚紫笋茶了。”

“从方才茶博士谨慎端茶的样子也不难看出这茶名贵,也应了您这身份。”

“更何况这顾渚紫笋茶的颜色之深不是一般茶所能比拟的。”

一番解释下来,萧遘着实对眼前的女子深感佩服了。

若是仅仅能闻出来也就罢了,没想到她从开始进入茶肆前便开始观察,甚至是茶博士的动作。

“没想到娘子观察如此仔细,萧某真深感佩服,这茶的确是顾渚紫笋茶。”

归海衣笑应:

“萧公子说笑了,您这身份我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茶能配得上。”

说罢,便将一勺芝麻与一勺枸杞放入自己的茶杯中。

“归海娘子,先别喝这杯,你尝尝旁边这杯颜色偏浅的茶如何。”

归海衣虽然疑惑,但还是止住了,拿起勺子便要将芝麻放入另一杯茶中……

“别!这杯茶,你直接喝便可。”

归海衣更疑惑了:哪有既然有芝麻和枸杞,那哪有吃茶不添的道理?

但看着眼前萧遘一脸认真的样子,索性不再过问。

拿起那杯茶闻起来,这才闻出这茶与另一杯大有不同,出气得清香。

由于运输等原因,唐朝的茶一般都是熬干后制成茶饼,便于储藏运输。

喝时只需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多次研磨或者分离制成更精细的粉末,再添入水中煮沸。

若是有条件,便加入胡椒。

由于是粉末,煮沸途中还要撇去水膜。

最后舀入盂中,再乘至杯中,添适量芝麻枸杞才完成,这就是煎茶。

“这……也是顾渚紫笋茶?”

萧遘顿时眼睛一亮,拍了下大腿,笑道:“没错,这也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