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裴府(1 / 2)

咸通八年,裴府。

四月的天气变化无序,昨天还是赭云漫天,今天就下起了濛零小雨。夜空在灯光和雨的交映下就像掩了一层缁衣纱。

李念成不喜雨天,尤其在今天:裴府全府出游的好日子。

裴府有定,在四月二十一日这一天会举全府上下人出游。

作为补偿,凡是这日仍在府中巡守的人每人分发四百文钱。

四百文钱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更为重要的是:李念成已经连续好几年都在此日留在裴府巡守,这几年的经验告诉他,这日在膳房中偷些碎肉和好酒,是无人看管的。

裴府自然规定巡守不能喝酒,但这只是为了防止盗贼来偷窃裴府的宝贝而已。

但这可是裴府!自裴炎、裴寂等朝中丞相铺满裴府的地基之后,裴府更是涌现了无数人才。裴家在唐朝朝廷中的地位可谓显赫至极,怎会有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敢来惹怒裴家?

裴府自然很大,可以算是在江陵数一数二的府邸,大致氛围东南西北四个院。

其中西院主要存放裴府的各种宝贝:皇帝册封的诏书、赏赐的宝物以及裴府日积月累下来的书籍,凡此等等。西院是最为重要的地方,也被裴府中地位极高的管家刘三山看管。

东院是放置木材、食材的地方,虽然相比之下不大,但有这一个湖,湖的周围还有好几个池塘,里面养了很多荷花荷叶,倒也风雅。

李念成就是在此看守。

至于南院和北院,李念成并不清楚。毕竟硕大的裴府,他一个小小的巡守能知道多少呢?

今天虽然下了雨,但李念成倒也开心,因为巡守这苦差事来了一位新人:张成伯。

听张成伯说他本是长安人,父亲本开了一间作坊,却因招惹权贵而被谋害,诉冤不得果。

他因此不愿在长安待着,与母亲大吵一架,便自己一路来到江陵,寻了个裴府巡守的差事……

张成伯二十余岁,原本风华正好,却流落于此。李念成大他二十岁有余,两人一见如故,聊得好不畅快。

“成伯老弟啊,你刚来不久,往后有什么不懂的,敞开了问我就行。别看我在裴府的地位不高,却也是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油条了,哈哈哈!”

张成伯和李念成都穿着淡黄色的巡守衣服,腰间别着一个正面刻有“裴”字、背面刻有“巡守”二字的令牌。不过不同的是,张成伯的令牌颜色是白色,而李念成的是绿色。

这是裴府巡守的专用令牌,颜色对应了等级,由高至低分别是:红色、紫色、蓝色、绿色、青色、白色。

张成伯看了一眼李念成腰间的蓝色令牌,抱拳道:

“小弟我能进裴府已经是气运之巧,而在裴府又能遇到李大哥你,实在是小弟的人生之幸啊!”

说罢,张成伯举起酒杯敬向李念成。

对此,李念成哈哈大笑,对张成伯赞许道:

“成伯老弟啊!我就喜欢你这文嗖嗖的劲儿,我看你这五官啊,端正得很,就是被你这脸上的大雀斑给毁了!哎呀,这也不重要,我是真喜欢成伯老弟的话,来,喝着!”

说罢,李念成也端起酒杯前送,酒杯相碰,二人一饮而尽。

“嗐,这有能有什么用?还不是得老老实实某个差事做?”

张成伯摸了摸自己的脸,叹了一口气,不过转瞬便又笑到:

“幸好能遇见念成大哥!”

“啊哈哈,成伯老弟,你这分明长了一双能干大事的嘴,哈哈哈!”

“哪有哪有,就我自己肯定不行,但能跟着念成大哥,以后肯定能干上大事!”

张成伯夹起一块肉送入嘴边,大笑道。

李念成抿了一口酒,面容有些憔悴:

“成伯老弟啊,实不相瞒,其实如今的巡守,也不是那么好干的。”

李念成叹气道。

“哦?我看念成大哥干的挺不错啊,有何不好干的?”

张成伯追问。

李念成又是叹了口气,放下筷子,指着自己腰间的令牌道:

“我这小绿牌,可是耗费了我近十年才得到的,十年啊!你知道十年如一日地朝着同一个目标有多难吗?就这,也才勉强养家糊口……”

张成伯心里很清楚,在裴府当巡守这看似光鲜亮丽的以后,实则遭受了很大的挤压。

就那这令牌说吧,一个白色令牌想要晋升为蓝色,就必须坚持除裴府规定的特定假期之外全勤一年;再升则为三年,随后是五年……

这也就代表着,李念成得到这腰间的绿牌,足足花费了九年!

张成伯拍了拍李念成的肩膀安慰道:

“你已经很厉害了念成大哥,要是我,肯定不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哈哈哈……”

李念成却并未将此作为一种极高的荣誉。

“如今的唐朝,能挣得到铜板的工作虽然多,但都已经遭受过一遍那些门阀地主的压榨了。到了我们这些穷苦老百姓,能做个巡守,我也已经很知足了。”

夜色苍茫,小雨淅淅沥沥地捶打在湖面上。阵阵冷风不时吹来,将裴府衬得格外清幽。

“哈哈,不说了不说了,一说还挺伤感。其实我的意思是你能当上这裴府的巡守,也能算个铁饭碗,以后吃住倒是不用愁了。就算愁了,还有大哥我帮你!”

李念成望着张成伯那清瘦文静的小脸,越看越喜欢。

张成伯拱手道:“我也是早就料到才会来裴府,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挺正确的,哈哈~”

张成伯望了望栏外湖面,转头拿起酒杯敬向李念成,叹道。

“哎,要是没啥其他的能力,还真不好在大唐混口饭吃啊。”

李念成沉默以示赞同,他也举起酒杯,月光闪烁片刻,两人一饮而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