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卑、谦卑、再谦卑39(1 / 2)

话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这么的理直言白,就是这么的雅俗共赏,可是内涵呢,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概因此,对于那些微笑着前行在回归传统通天大道上的人,什么变异病毒,什么天灾人祸,这些又与我何干!

“好一句与我何干呐!”小艾听得是如痴如醉,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肺腑之言。

“嗯嗯,一句与我何干竟是道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彻底觉醒后的豪迈之言。”我微笑着说道。

“敢说这话的人,定是命运之主所说的已然迈入新宇宙中的那些人吧!”境仙小艾若有所思的说道。

“嗯嗯,概因无论天上人间,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天道铁律一脉相承,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微笑着答道。

“哦哦,愿闻其详!”小艾求知若渴的样儿,根本让你生不出一丝丝婉拒的念头来。

既如此我就好好的满足一下你的求知欲吧!

俗话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存于心中,自身就是处于高境界之中了,如此就能够时刻和正能量沟通,得到高等生命的庇护。

大树底下好乘凉嘛,有了高等生命的庇护,在人生的试炼场上,当然就会如鱼得水。

不但免遭病毒的侵扰,而且与己相关的一切,必然都朝着好的方面演变了。

还有就是一个谦卑、谦卑、再谦卑的问题,这是古往今来所有的圣贤大儒们最根本的为人处世之道。

话说在古代科学文化巅峰的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公认为“最有智慧的人”。

然而这位最伟大最受世人敬仰的哲学家却回应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向世人解释说:如果说他的智慧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而其他人虽然也与他一样的无知,但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同样的呢,被世人公认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牛顿,那可是牛顿力学理论的奠基人呀,俨然已是站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最巅峰了。

然而牛顿却对世人说: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将来怎么看我,对我而言,我只像海滩边玩耍的男孩,偶然间发现了一粒比较圆的石头,和一粒比较漂亮的贝壳,就觉得很愉快,但是在我前面,尚未被发现的石头、贝壳仍然多如大海。

为什么这些已然站在人类文明最巅峰的学者,他们反而变得如此之谦卑呢?

明明已是学富五车,却反而称自己一无所知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道德经》中,老子用水打比方,道出了最高境界的善是何等状态。

老子说,至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总是利他,成就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相争,而且甘于处低,所以接近于道,因为道就在低处嘛。

概因道就在低处,所以这些圣贤之人才会如此之谦卑。

那么何谓道呢?

竟让无数圣贤之人趋之若鹜?

所谓的道,简而言之就是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所要遵循的铁律,亦即天道。

铁律往往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亦被称作是客观规律。

“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是说在铁律面前,老天爷都没有办法。

那么什么是铁律,又如何去理解呢?

所谓大道至简,通俗的说呀,铁律就是类似于不能酒驾,不能闯红灯等等这些尘世间的交通安全常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