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召见孙承宗、袁可立16(1 / 2)

“草民孙承宗叩见陛下!”

孙承宗之前因为魏忠贤打压辞官归田,如今也就是一个平头百姓,见到朱由校就准备下跪。

好在被朱由校一把拦住。

“恩师,学生一直都很挂念你。”

朱由校此时以学生自居,没摆架子。

“陛下,臣只是一介草民,见到天子不跪有违礼数,还请陛下受草民一拜。”

孙承宗坚持要下跪,这是心里对天启有怨言。

“恩师,朕不准你跪!”

朱由校一看这老头这么倔强那对不起只能拿身份压人,你要是跪了这就是抗旨。

“陛下,某如今只是一介草民,陛下何苦为难!”

孙承宗只能站着回话。

“恩师,朕知道你对朕不满,朕重用宦官祸害朝政,恩师心灰意冷。

但是恩师也要体会朕的难处。

朕继位的时候整个朝堂根本不是朕说了算,那些大臣结党营私,根本不把朕放在眼里。

朕如果不用魏忠贤,这朝堂恐怕不是朱家的,而是那些大臣的。

难道恩师希望朕如提线木偶一样被拿下朝臣操控吗?”

朱由校想搞定孙承宗还是很容易,先卖惨博得他的同情再说。

“即便如此陛下也不应该太过于依赖宦官,以至于多少清流名士惨遭迫害。”

孙承宗语气软了不少,毕竟朱由校说的也是事实。

当年刚登基发生的移宫案让天子的脸面已经没地方搁。

“恩师,这朝堂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许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背地里做的都是一些苟且之事。

他们只想着怎么掏空大明。

我大明建国两百余年,人口不知道翻了几倍,而百姓耕种的地越来越少。

朕承认各地藩王众多,掏空了大明一部分家底,但是这件事不是朕能左右的。”

“那些朝中大臣和富商乡绅勾结欺压百姓,泱泱大明万历朝人口过亿。

到了如今收税才400余万。

大明官员2万余人,这些税收只是单单供养所有官员都捉襟见肘,更别提还有众多藩王、边军。

那些商贾家里的银子放在地窖已经要发霉了也不愿意拿出来建设大明。

而那些商贾的背后就是朝堂上这些衣冠楚楚的大臣。

朕只是想收个商税就遭到所有人反对,朕势单力薄,只能重用宦官啊!

去年魏忠贤收商税1800万余量,这些银子对于大明的富商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对于国库来说都是用来救命的。

藩王俸禄,百官俸禄,边军军饷,赈灾银两,要是没那1800万两,说不定如今朕已经见不到恩师了。

边军没有军饷也许已经哗变,那些流民没钱安置易子而食,说不定早已经造反。

那些富商交点商税只是少吃了几顿鱼鸭,少了几件新衣,就已经绷不住了。

今日恩师进城的时候可看到城外那些流民,陕西三年大旱,那边的百姓早已经活不下了啊!

恩师不能怪学生,而是那些富商乡绅贪婪无度,早已经贿赂了朝中大多数朝臣。

朕也不想和他们为难,是他们不想让大明的百姓活了啊!”

朱由校声泪俱下要做到一击必中彻底拿下孙承宗。

这种在清兵入关全家殉国的忠臣,一定不能和他心里有任何隔阂。

“陛下,老臣知错,不能体谅陛下的良苦用心,请受老臣一拜。”

孙承宗以臣子自称直接跪拜,这次朱由校就心安理得的接受。

“恩师快请起,朕召见恩师,就是请恩师重新入朝,坐镇朝野为大明尽一份力。”

“臣,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只要恩师不委屈就好!”

“臣,之前错怪了陛下,受委屈的 是陛下!”

“哎,朕如今朝堂的党派已经基本肃清,朕也不让魏忠贤插手朝中事物。

大明积患百年,朕想要还朝堂一片清明,还需要一段时间。

朕不希望这个时候边塞再出变数,特请恩师出山坐镇辽东。

不知道恩师可愿意?”

“老臣一切听从陛下吩咐。”

“好好好……”

朱由校发出爽朗的笑声。

“陛下,袁可立入京,是否召见。”

谭敬这个时候进来禀报。

“快,快快请袁师觐见,朕就在乾清宫等他。”

“诺!”

谭敬得令后迅速离开。 “陛下还召见了礼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