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廷推—钱谦益为钦差大臣31(1 / 2)

朱由校回到乾清宫穿好防弹衣,沙漠之鹰配了两个弹匣。

这才穿上龙袍去上朝。

“上朝……百官入殿!”

随着太监吟唱百官陆续走入大殿。

“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一番礼节后开始进入正题。

“陛下陕西八百里急报,陕西白水县村民王二带领上百流民冲入澄县县衙,杀官造反。

县丞张斗耀、主簿某某某、张斗耀儿子张不要、管家某某被砍头挂在城墙上。”(原谅我不想给龙套画面,反正头都挂城墙上了)

内阁首辅韩爌直接开口。

“上百个刁民就敢冲进县城杀县丞?我大明的府兵什么时候连几个刁民都应对不了?”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语气冰冷,眼神更是要杀人。

“陛下,现在正是夏收季节,据臣所知,当日县城里的衙役都已经下派去收夏税了。

整个县城只有十几个府兵把守城门,分散到四个城门每个城门只有几个府兵。。

上百流民围攻几个府兵,就算我大明府兵人人都是吕布在世,也难抵上百人围攻。”

韩爌深吸一口慢条斯理的说道,他现在是内阁首辅必须要撑起门面,不能被陛下的气势压倒。

“此事先不说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诸位都是朕的肱骨大臣,说说这件事怎么处理?

朱由校语气缓和了一点淡淡开口。

“陛下,臣上任首辅不足一月,查阅了一下近三年的所有奏报,陕西自七年前就已经有局部地区持续干旱。

从三年前,干旱范围几乎扩大到整个陕西,朝廷每个月陕西 的奏报中至少有三分都和干旱、流民有关。

三年累计下来官员陕西大旱的奏报超过百份。

如今出现灾民聚众造反,说明陕西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

臣请陛下一方面派兵平叛,一方面由户部拨款对陕西赈灾。

陕西今年所有的赋税不用进京,全部留在陕西赈灾救民。”

“韩爱卿说的有理,其余众臣对首辅的赈灾策略可有异议?”

“臣等无异议!请陛下下旨赈灾。”

众臣齐声说道。

“好,既然诸位都无异议,那就按照首辅大人的策略赈灾。

现在说说,派兵平叛,该派谁去?又从哪里调兵?

钱谦益,你身为兵部尚书,说说看!”

朱由校直接看向人群中的钱谦益。

“陛下,所大明边军肯定不可以随意调动,否则一旦关外鞑子得知我大明边防空虚,肯定会趁虚而入。

这等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万万不可。

那些流民造反只是因为吃不饱饭迫不得已而已。

区区几百流民臣以为陛下可任命陕西巡抚乔应甲为平叛大将军,调集澄县附近所有府兵捕快对其进行围剿。

鉴于距离叛乱到现在已经过了9天时间,县城里肯定会有一部分百姓忍不住诱惑加入叛军。

即便如此,叛军数量也不会过千,而且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如果乔应甲可以调集上万兵力,臣相信那些叛军很快就会被消灭。

届时,将一众叛军斩首在陕西各地巡视,可震慑各地流民。

等朝廷赈灾粮到了后,陕西危机解除。”

钱谦益振振有词的说道。

“嗯,钱爱卿说的有理,甚合朕心意,诸位还有其他更好的策略没?”

朱由校对着钱谦益微微点头,语气中更是带着一丝赏识。

“臣以为钱大人策略可行!”

一个东林党的死忠粉立马站出来说道。

“钱大人的策略可将陕西之事进行内部化解,不引起其余各地恐慌,臣以为可行。”

随后更多的人站出来给钱谦益站场。

好嘛,这正是朱由校想看到的画面,等陕西叛军迟迟不能平定,到时候不扒了他的皮才怪。

他给这位水太凉、头皮痒的名臣挖的坑,是用山东蓝翔挖掘机挖的,钱谦益这辈子想爬出来是有点难了哦。

“既然诸位爱卿头同意钱尚书的策略,那此次平叛就按照钱尚书的策略执行。

有内阁和兵部同时起草平叛檄文发至陕西各地。

务必在两个月内将叛军铲除,还陕西一方安宁。”

“臣等遵旨!”

钱谦益此时有点飘了,自己是文臣不假,一旦这件事办成,他在军事上也算有所建树,这会在履历生涯中会留下浓重的一笔。 “钱爱卿,你预估这次平叛需要花费多少银两,粮草,朕让户部直接给你拨付银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