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范永斗见皇太极52(1 / 2)

六天后车队到达盛京。

皇太极亲自接待了范永斗、王登库等晋商八大家的首脑人物。

晋商走西口已经很多年,这条线路已经很熟悉,本来完全可以让家族里的其他族人前来。

皇太极上位还不到一年,他们有必要亲自和皇太极见几次面,等熟悉了后金这位新皇帝的脾性后,再慢慢让族人代替他们出来跑商。

“诸位远道而来,都是我大金的好朋友,今晚本汗亲自设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皇太极熟读汉人的书籍,对于汉人他从骨子里是崇拜的,他的世界观至少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大的。

“多谢大汗!”

“大汗,我大明今年内部生变,陕西、山西大旱,粮食减产,我大明皇帝从江南调集大量粮食赈灾陕西,今年的粮价比往年要贵一倍。”

“不碍事,你们大老远将粮食从大明运到草原,让本汗的子民不至于饿肚子,你们该赚多少,本汗不会少你的。”

皇太极一脸大气的说道,在他眼里银子没了可以入关去抢,但是他们后金的勇士要是少一个,那是多少银子都换不来的。

晋商的跑商用后世的眼光来看更像是一种洗钱行为,建奴入关抢劫,抢劫的金银不能吃不能喝的,需要变成各种物资。

而晋商恰好满足了建奴的这个愿望,这些抢劫的金银通过高价购买晋商的物资,再回流到大明,这些银子就相当于洗白了。

“大汗,草民这次没能按照约定完成大汗所需要的粮食,其余货物倒是齐全,还请大汗谅解。”

范永斗一脸歉意的说道。

“什么?”

“你这次出关带来多少粮食?本汗的勇士能不能熬过这冬天,可就等那10万石粮食。”

皇太极眉头微皱脸上已经有了一丝不悦的表情,银子他可以多给,但是数量少了这就碰触到他的底线。

“大汗,小民从7月份开始四处收购粮食,囤积在张家口。

本来准备了15万石粮食,4万石卖给蒙古人。

剩余的11万石都是给大汗准备的。

关口的官员守备都已经打点好,结果半路冒出一队锦衣卫。

他们以小民运送违禁物资出关为由,扣押了小民一半的粮食。

这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小民到现在也搞不懂那些锦衣卫突然就盯上了小民。

小民带了7万石粮食进入草原,日前将2万石卖给了林丹汗,带给大汗的粮食只剩下5万石。”

范永斗如是说道。

“哦,大明皇帝的亲卫锦衣卫?”

“正是,以前锦衣卫从来没出现在张家口,结果今年就出现了,可能是大明今年太缺粮了,他们只扣押了小民一半粮食,其他物资一干没动。”

“哦!只扣押了粮食吗?大明今年真的很缺粮?”

皇太极眉头微皱总感觉哪里出了问题。

“大汗,我大明陕西三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6月更是有陕西流民造反。

到了八月,陕西多地爆发流民暴乱,现在大明还在镇压流民。

皇帝陛下更是下旨全力赈灾,从江南调了价值超过500万 的粮食。

当然这些粮食是分批运往陕西,就因为此时,今年大明粮食已经翻倍了。”

“范大家的意思是,那锦衣卫是为皇帝筹集粮食?”

皇太极还是感觉哪里出了问题,要是扣押物资,那铁器也是大明朝廷命令的违禁品,没有被扣押就很奇怪。

“这个小民还没确定,小民曾经去找代王府的人去说情,那锦衣卫连代王的面子都不给。

哦!对了!

大汗,还有一件事,好像有其他商人进入了草原和蒙古人做生意。

小民之前在林丹汗的部落,他也只要了粮食,对于小民的茶叶、粗盐甚至都没看一眼。

那林丹汗更是说,和他们做生意的商人愿意以大明市场价卖给他们精盐。

小民怀疑这后面一定有问题。”

“好,本汗知道了,范大家,你放心,你们远道而来,本汗不会亏待你们的。

你们损失的那7万石粮食,本汗会补给你们一部分损失。

只要你们能从大明弄到粮食、铁器,本汗这里永远为你们敞开大门。

而且价格比蒙古人给你们的价格要高。”

“那小民多谢大汗了。”

“走,进城,今晚本汗亲自为你们接风洗尘。”

皇太极说完,派一些汉人官员安置范永斗一众商人,随后返回皇宫。

“传旨,诸位勒进宫议事。”

“喳!”

皇太极一个命令,一个小太监迅速离开。

学习汉人文化的他们把一些没身份地位的包衣奴也给阉了当太监。

半个时辰不到,后金的贝乐的朝臣纷纷来到皇宫。

后金的皇宫也就和大明一些官员的府邸大小差不多,需要参考的可以参考棒子国的皇宫。

皇太极刚上位还不到一年,还没做到独权专政,现在还是八王议事。 所有大事都是包括他在内的八位贝勒共同议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