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回山(1 / 2)

青年人犹如一尊神邸降临,轻描淡写的将所有事情解决后潇洒离去。

留下来的二人面面相觑。

清徽站在原地沉默了许久,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些能否成功,谋划本就胜算不大,现如今被青年知道后,胜算又小了几分。

而洛成神情显得落寞,他原以为自己这般实力,在这方世界除却那些自行悟道的教主级人物之外,自身实力应该不惧任何人,就算出现惊才艳艳之辈,与之相对也能五五开。

却没想到,一个不知名的人物修为如此高深,一时之间挫败感浓浓。

“我这荒主的主字,不过是借了气运的功劳。若没有师门为我周旋得来这东荒人主之位,只怕我穷极一生也无法驻足这一境界。”

“洛成,你不宜妄自菲薄。就算是中州哪些教主级的人物,能胜过他的也不超过五指之数。”看出好友颓废的心情,害怕会给他的修行带来郁结,清徽出言解释道。

“那他,究竟是谁?”洛成犹不死心的问道。

“离经叛道者。”

洛成本想细问一番,可看到清徽一脸缄默的神色,也就没开口,只是感叹道:“从未见过术法如此了得之人,有机会,还真想跟他借鉴借鉴。”

清徽撇了一眼他,明显对这番言语不满,反驳道:“经书为根,术法为枝。这是你我修行根本,且不能舍本逐末。世人皆看重术法华丽。玄奥,却不懂经书的重要性。没有经学修为的支撑,术法只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

停顿了一下,清徽似是在掂量些什么,接着又说道:“你我同出道家,本源相同。虽然解经路不同,我不认同你们的解经想法,但关于经术之争,无论哪家都是一致论调,经为重,术为轻。术法可究,却不可沉迷于此,须知我辈修士,求长生,修己身,与人争强好胜倒是下乘。”

洋洋洒洒的一轮言语,让洛成头大,只是简单欣赏了一番青年的术法通天,没想到迎来他的一阵教训,这让洛成赶忙转移话题,“不说这些,你说过,等这件事结束,就教伊伊德经,准备什么时候教。”

“伊伊。”清徽脑中浮现出与江澈年岁差不多,气质清冷,有点不好相处的小丫头。

清徽略微思索后,说道:“此次回浚山,就带她去,到时教一年,学多少凭她天赋。”

眼看洛成还要再说,清徽抢先说道:“道祖道经,你们阐门本就有一份,习一门经足够。况且德经本就不合你们的道法,道祖当初传德经也是隐传,这就说明你们希冀合道德两经的想法不合适,教一年也是为那丫头好,若到时不成,不至于失本心,修行断绝。”

洛成心不在焉,洛伊的天赋他是清楚的,短短五年间修得入玄,比昔日阐主都快。这几日好像就要定玄,如此说来,清徽的话不无道理。

要知道修行先易后难,入门难,破境难,如果修不成德经,又在道经与德经之间相互徘徊,说不定二者皆失。

只是洛伊作为阐主后裔,虽然拜他洛成为师,但各种修行却是由阐主决定,自然关于修行德经,也是阐主的决定。

但这个修行多长时间却没说,也没说修行不成该如何。

原本依照洛成的想法,好不容易修行道家隐秘经书,这肯定要多学,现在听清徽这么一说,也觉得若将全部精力用于修行德经,对于她的修行并不是好事。

察觉到这个后,洛成就决定向阐主汇报一下,于是宽袖一挥,一张桌子凭空出现,接着洛成拿出三炷香,朝着桌子一拜。

清徽见此,默默退至后方,以道门点香术传讯,他猜到洛成向谁汇报了。

毕竟能够让一洲之主,点香作揖的也就只能是那人。

果然随着洛成嘴角微动,桌子上方几缕烟气汇成一个“可”字。

这意味着,那位存在也认同这样的安排。

洛成一脸激动,彷佛久旱之人,突逢甘霖一般喜悦。

“用得着这么开心?除了师徒关系外,算境界你们在伯仲之间,怎么没一点东荒之主的样子。”

洛成懒得搭理清徽,境界虽然一样,但要分情况,一种借气运得道,一种是解经得道,二者犹如天地之别,鸿沟过大,不能比较。

在得到应允之后,洛成也不废话,也不理清徽,话语直奔主题,“何时回去?”

清徽眼帘微垂,说道:“今日动身。”

“好,我来安排。”

“你与我一同前去。”清徽复又说道。

洛成沉默不语。

半晌之后,他才说道:“我去不合适,东荒气运勾连于我,若那东西出来,我势必影响不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