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郭嘉到来33(2 / 2)

张安笑呵呵的拉起郭嘉道:“世间之事愿因缘巧合又自有安排。郭君你知道我怎么找到这位神医的吗?”当下张安就把前来后果说了起来,还没说两句,下人回报说宴席已经设好,请入宴。

张安只好拉着郭嘉前往,看到有人已经到了。来的正是四位校尉:典韦、乐进、潘璋、张达。

张安给他们互相介绍,这些人都是闻名已久,挂记在心。当下好生见礼。

不一会,戏志才、张大叶、张成、朱才、何玉、葛工、牛工、段石头等人都来了。张安拉着郭嘉为他一一介绍。

众人见郭嘉仪表脱俗,气质超群都心生好感。而郭嘉与人交谈说话清亮文雅,举止从容一时间众人都感觉如沐春风。再加上张安兴致高涨,也都十分配合,场面一时热闹非常。

见礼完毕,张安拉着郭嘉说完了张仲景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感叹道:

“若不是我心中挂念百姓,就不会担心疫病,若不是担心疫病就不会想到张神医,若不是张神医,又如何能见到郭君呢?”

郭嘉赞道:“将军心怀济世之志,行仁义之举。必然诸事皆顺,万事如意!”

张安和郭嘉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过了会张安走到宴厅中间大声说道:“诸君,今天郭君能来,我万分高兴。想我昔日不过是一佃户子矣,能走到今日多亏了诸君的相助!今后我将不忘初心,与诸君一起共成大业!”

“共成大业!”众人都跟着喊道,气氛火热。

筵毕,张安拉着郭嘉和戏志才,把如今这边的情况都细细的说了一遍,有些疏忽遗漏的地方戏志才会在旁补充。

“人口有40余万……良田3万顷……军士8000……粮秣24万吨……外部……刘氏……工匠2万多……”

郭嘉听后感慨道:“短短数年竟然经营出这么大的一份基业,诸君当真了得!”

张安苦笑道:“如今事务积压颇多,而志才每天忙的脚不着地,我心中实在不安已久啊!”

当下张安就说了些领地内的问题,如今的内政基本是交给戏志才来做的,这块已经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而他现在还要管着治安,教育,外交,情报,刑罚,交通,水利,工程等。张安越说越是汗颜。

“哎,如今实在是没有什么人手可用,这些事情都非常重要,贸然的交给其他人我也实在放心不下,好在郭君你终于来了!”

张安现在的心中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再次见到郭嘉他发现让郭嘉来做礼部的事情是更合适的。

首先是郭嘉的外貌是他所有认识人里面最好的,而且他非常机智,心思运转如电光火石般的快速。再一个就是他出身大族,人脉关系也是他们中最好的。哪怕是新加入的何氏也只是在南边这一块熟人多些,但如果放眼天下,那郭嘉的人脉将是顶级的。

张安道:“郭君,今后我想让你来负责对外的交涉,情报的收集,治下的教育,人才的推荐,法律的编订等事务,希望郭君你不要推辞,将来人才多了我会让他们来帮你的。”

郭嘉故作无奈的道:“将军,我才刚刚来这边还没安顿下来你就安排了如此多的事情,你不怕我跑了吗?”

张安笑道:“郭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些事情对别人来说可能很多,但是我知道对你来说不是什么问题的。”

戏志才笑道:“郭君,如果你觉得将军给你的事务太多,我们不妨换换。”

郭嘉见此连忙拒绝,他苦笑道:“戏君不要开玩笑了,我还是听命行事吧。其实我真的想要轻轻松松过一辈子啊!”

张安和戏志才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郭君,还是我们劳累些,将来让我们的孩子们过上那种轻轻松松的日子吧!”张安道。

戏志才接着道:“如今这天下是没办法轻松过活的,哪怕躲到了交州,那边也是在闹叛乱呢。这天下已经没有一块净土了,我等当奋力拼搏,让将来的人过上太平日子。”

郭嘉见此也正色道:“将军和戏君所言甚是,嘉当谨记在心,时刻不忘!”

张安这时忽然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他想到郭嘉今天刚刚来到这边,实在不能一直把他留在这里。虽然他还有很多话想说,很多事情要商谈,但他强自按捺住说道:

“郭君,你一路奔波辛苦,令尊此时恐怕也已担心,请先回去休息,我们明日再谈。”

张安又接着道:“张神医如今正在治下行医,我已经安排人去邀请,想来不日就能赶回,请不必担心。”

郭嘉见此连忙行礼道:“有劳将军挂念,嘉感激不尽。”

当下几人虽然谈兴甚浓,但只好暂且分开。

送走俩人,张安也漫步回家。一路上月色明亮,寒风虽然刺骨但他心中火热,丝毫不觉。

他暗自想到,刚刚一盘算发现如今压在戏志才身上的事情太多了,如今虽然有了郭嘉接过一些事务,但还是太多,这不是长久之计。

他想到治安可以安排他人来办,汉代已经有了成熟的制度和职位,在乡里的游徼,县里的狱史,郡守的决曹史。只需要安排上合格的人员来任职就行。这样就能减轻戏志才的工作,具体人选他决定从军队里面找。

等将来何氏运作好安风县的事务那他们这里就可以按照正规的职位来任命。

然后工部这些事情只能先让那些工匠商量着来。

之前张安拖延一方面是因为他想让郭嘉来接手,而张安自己也诸事缠身,没有心力去做了。

作为一个势力的掌舵人,张安深知不应该被这些琐事缠身。他应该多关注大势,决定势力的发展走向,理顺治下的事务,团结好治下的人员,多发掘邀请人才,而不是埋首于案牍之上。

在这个时代适合工部的人选,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和杜预,可如今诸葛亮应该还是个小娃娃,而杜预应该还没出生。

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后,张安思考了一下目前能找到的人,他想了半天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只好暂时搁置此事。

回到家中,他在记事本上记下了:工程、水利。之后沉沉睡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