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争之世(1 / 2)

神州浩瀚中土人口亿万,东西万万里,南北万万里,是其他四洲面积加起来的十倍有余,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又有秦岭山脉自西域而起延绵不绝万万里直至东海,将中土南北相隔,相传此山脉为盘古大地脊椎所化,起伏跌宕,连绵不绝,直至东海。其间各种山珍异宝,妖灵精怪,凶禽猛兽数不胜数。

在第一次神战之后的三万余年的发展中,王朝更替,族群浮沉,如今人族大昌,妖灵兽魔或栖身于深山险岭,或藏于湖河海渊,再者便是相融于人族共存共生,一直到现在人界主要大型势力如下:

三门一寺一烛龙,两教正统争不休。

拜火原本出西秦,北国何时解冰封。

三门一寺一烛龙指的是中土神州五大势力。

历史追溯到开元元年的烛龙教秦国,位居中土西南,北临秦岭山脉,东临楚国;秦国人与烛龙一族共存共生,一向以人族起源自居,《人界五洲风物志》有评:秦国历史悠久,繁华昌盛,秦国修士骄傲强大。

化生寺赵国,位于神州北部,北临北国,南临燕国,赵国,这要是唯一一个由道演变为佛的佛国;地元元年3649年,有赵姓渡劫修士飞升失败,寿元殆尽,大道无望,索性散去了一身修为,在菩提树下传授自己修仙心得。

此人能修行至渡劫飞升,本就是天资卓越之辈,未想在其了却红尘事,彻底放下之后,在绝境之中觅得一线生机,竟再次感悟大道,与家族留下六字真言,一篇经文心法便飞升而去。后家族后辈在其飞升之地感悟,修习经文,万余年时光将之发扬光大,悟真言,著佛经,创化生寺,建国赵国。

神威门楚国,位于神州东南,北临秦岭,西临秦国;楚国没有秦国的底蕴,也没有秦国的繁华,幸有《人界百将-战神榜》第一的司马正图编修士以成军,将阵法与军阵相结合,这些年才勉强与虎视眈眈的秦国相抗衡。

金剑门魏国,位于神州北部,东临燕国,北临赵国,西临西域,南临秦岭山脉;魏国土地贫瘠,多草原牧场,金属矿藏,魏国因贫苦而坚韧,因物稀而多健体,因耿直而多用剑。

赤瞳门燕国,位于神州北部,东临东域,北临赵国,西临魏国,南临秦岭山脉;世人修仙主练气,后化元,神识辅之,燕国人不同主修神识,真气辅之,以致燕国人对敌之时瞳孔多有异色,世人往往以其瞳色评定实力。白燕雏,黄入门,橙登境,赤大成,紫耀极。

两教正统争不休,便是东域二教。

东海万山万岛为人界神州中土东方最大半岛,世人称为东域;与楚国,燕国接壤,龙虎教齐国位于北,三清教唐国位于南。三清教,龙虎教原本为一教:道教。乃元始天尊传道授业第一批悟道的一部分修仙者成立的教派,传至第九代时,两位同样出类拔萃,领袖道教的师兄弟二人对于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歧义。

道经有云:九为极数,极易生变。

师兄李耳认为“道”的作用就是无为,但它的效果是无不为。用道去感化天地,感染世界,当人需要“道”的时候便会顺其自然入道。

师弟张陵却认为“道”本无道,需要将“道”展示于世人,世人识其强大,知其力量才会入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师兄师弟二人以秦岭山脉为界,相约各自证道,万年之后发展更强大者掌管道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