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粥中掺沙19(1 / 2)

前院书房

胤禛低着头看手上的邸报,字里行间都是那一个意思,朝廷的赈灾银两不够用了,百姓又要饿殍遍野了。

几十万两银子,怎么说没就没了?

胤禛打开一个空白折子,想要写一封奏折,求皇阿玛再拨点银子下去。

不过这里面真的没有什么蹊跷吗?会不会是有人将手伸的太过,以致到百姓手里的寥寥无几。

远在河北那里的难民不提,就说近的,外城那十几万难民的赈灾事宜是由户部负责的。可据他所知,分发到难民手中的粥水稀得没几粒米。

胤禛将手中的折子揉成一团,心情烦躁地快要坐不住了,时不时将手中的毛笔拿起又放下。

“贝勒爷,大阿哥求见。”

苏培盛小心翼翼地进了书房,生怕哪里做得不好惹自家贝勒爷生气,他还是能读懂主子脸色的。

弘晖来书房是有什么事吗?罢了,今日这奏折是写不下去了,就见一见弘晖吧!

稍等片刻,弘晖就稳稳当当地走了进来,“儿子给阿玛请安。”

“起吧,你来是有什么事吗?还是说有什么功课不懂?”

弘晖站起身来,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回话,“回阿玛,儿子已经将《千字文》学完了,只是听说了黄河大水、百姓流离失所的事,又想到了阿玛你曾经跟儿子讲过的施恩布德、世济其美以及惠泽被民、化隆家国,心中有所疑虑,所以想来问问阿玛,请阿玛为儿子解惑。”

胤禛点点头,这话他在教弘晖的时候确实引申讲过,“你是有什么疑虑?阿玛知道的话一定会告诉你的。”

“儿子只学过三百千这些启蒙书籍,接触到了书上先人的那些仁爱思想,可是儿子想不通,应该怎么做才能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不要饿死?”

原来是为这件事啊!看来弘晖是听说了黄河水灾的事,心生怜悯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才来求助他这个阿玛。

“今日阿玛就与你说一说,古人是如何赈灾的。逢遇灾情,首先朝廷会开仓施粥,然后民间会有捐款捐粮,有条件的也会自己施粥救人。除此以外,还有人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法,就是借助难民的人力,让他们做工换取粮食、衣物等生活所需。”

“再有,宋朝的范仲淹就采取过移民就食的方法,把灾区的百姓,转移到粮食或是田地充足的地方,从而让他们继续开始新生活。”

弘晖故作好奇:“那这次黄河发大水,皇玛法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呢?”

胤禛不假思索:“这次黄河水灾来得急,朝廷拨了不少赈灾银两给灾民施粥治病。不过难民太多,大部分又都跑到京城来了,朝廷也没有那么多要施工的工事,就将他们放在外城,由户部安排施粥治病的事宜。没来京城的那些灾民据说大部分被安排到了河工之上,一方面重修河堤,一方面给他们活命的路子。”

“那京城外的那十几万难民都能活下来吗?朝廷里的赈灾粮食还够吃吗?”

这话戳中了胤禛内心深处的担忧,他也担心那十几万难民最后死伤无数、饿殍遍野。

“太难了,每逢天灾,百姓都会死伤无数。哎!命数如此,如之奈何?阿玛会让人去外城施粥,能救一人是一人吧!” 弘晖也跟着叹了口气,如今的阿玛还没有什么权势,他在三年后才会崭露头角,所以他插手不了赈灾的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