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名垂千古103(1 / 2)

先暂时不提赵凡天,这货又没出息躲进山里,他虽然在濮州没待几天,可给濮州带来的影响,确是无人能及的。

首先,他开创了濮州先例,第一次有人在濮州城手持凶器,公然行凶,甚至还鼓噪上千吃瓜群众围观,可谓嚣张至极,闻所未闻。

刘府别院上下,经查,共计死了一百多口,凶手竟然大摇大摆的逃出了城,官府连凶手一根毛都未留下,废物到如此程度,这濮州县令算是当到头了。

其次,死了一个身份高贵的,前一品退休大员,按理说应该在老家大同府,颐养天年的前左都督,一品大员刘良佐,竟然死在了千里之外的濮州城。

这里虽然是他的别院,可这位爷什么时候来的,在这里住了多久,当地官府竟然一无所知,朝廷更无人知晓,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对朝廷的监察系统,也是莫大的嘲讽。

更奇的是,官府在清点刘府损失的时候,竟然意外的发现了私藏的一千多套甲胄,还有军中制式弓弩几千具。

死掉那一百多人身份逐一核实,更让人跌眼镜的事情出现了,这些人,竟然都是以前上报过,死了好久的军中士卒,现在这些死人不但复活了,还在濮州城又被人杀死了一次。

出了这天大的事情,济南府也急忙派人到濮州调查,并将案情上报山东省巡抚。

因为这件案子牵扯到前左都督刘良佐,山东省不敢隐瞒,一边审查刘府的家人,一边上奏朝廷。

朝廷得到山东巡抚的奏报,大为震惊,在秘密派出钦差,到达濮州的时候,此案已经被查了个水落石出。

据刘良佐亲信交待,刘良佐自从被迫称病退休后,心里一直不痛快,认为满清是卸磨杀驴。

他之前就暗中和吴三桂有书信往来,此次来濮州,也是与平西王派来的密使接头,准备召集以前的旧部,配合吴三桂一起反清。

之所以在第一次被刺杀后,没有立即离开濮州,也是因为要等待吴三桂的密使,这才不得不在继续留在这里。

而调查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赵凡天,那可就简单多了,这位爷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大白天这么干了。

上一次,他在池州城还卖弄风骚,作了首诗,至今仍被士林广为传颂。

这次虽然人比上次死的人多,可到底没有冲击官衙,而且被杀的是前任左都督,不是现任都督,在朝廷看来,这位赵大侠已经收敛多了。

只是让官府哭笑不得的是,天下人都知道,他叫赵大力,可这位爷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每次出手,总要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的假名,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不是纯纯的掩耳盗铃吗?难道这是这位赵大侠的个人爱好不成?

要说朝廷,对赵凡天的感情还是蛮复杂的,说起赵凡天做的事,抽筋扒皮,都算对他法外施恩了。

但这人对朝廷来说,绝对算是一员福将,上一次出手,断掉了平西王一条重要的财路。

这一次就更厉害了,让一场天大的祸事,最终胎死腹中,可以说斩掉了吴三桂一条臂膀也不为过。

毕竟刘良佐从军多年,曾官居一品,位高权重,实力在前朝降将之中,也算的排得上前几位。 尤其他的势力在江南一带,可以说根深蒂固,若是被他举事成功,怕是整个江南都要陷入一场空前的灾祸之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