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旧时明月4242(1 / 2)

蔡淮看着谢宁年轻稚嫩的面庞默默无语,说他年轻,如果他记得不错的话谢宁应该比他还要小上三四岁。</p>

可也就是这样二十出头的谢宁,精通枪械,是不可否认的枪械专家,之前那场战役,有了谢宁制造的枪炮加入,日军起码死伤要比往常多出一倍。</p>

这样的谢宁,说句天才也不为过,而也正是因为她的能力,让坐拥几万士兵的军长都不敢强逼她,谢宁不是一块蛋糕,而是一个能够制造蛋糕的人。</p>

蔡淮当然不会立刻就去找蔡军长,而是选择自己先琢磨,刚刚谢宁和温莎修女聊天的时候他就在一旁,等把谢宁送回洋楼后蔡淮便出门拎了一堆报纸回来。</p>

天灾年年都有,但从28年到现在,水、旱、蝗、雹灾之重为数十年之最,特别是前年的各种天灾以及去年的江淮水灾,尤为严重,灾民卖儿鬻女,裂吃死尸,易食生人,报纸上却并没有大肆报道,上面的灾民人数看起来也并不多。</p>

可蔡淮不是傻子,这样很显然是被上面压下来了,毕竟单单逃到上海的难民就不知多少,报纸只会刊登上位者容许的报导,那些救济金也会被层层剥削,真正能到灾民手上的万不足一。</p>

特别是当时国民党各派系、各军阀之间爆发了一场中原大战,阎、冯、李这三派军阀势力组成反蒋大联合,对抗蒋的南京国民政府,战线长达数千公里。</p>

打仗,自然是要军费的。</p>

人间的天平总有偏向。</p>

去年蒋调集30万军队,以十倍于红军的兵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国军疲惫不堪,9月初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总动员,出师讨蒋,蒋迅速调兵“讨逆”并亲自从南京往南昌督战,至此,国民政府主要军事力量都被吸引在了南方。</p>

加上去年江淮大水,战乱,天灾,让本已捉襟见肘的国民政府财政雪上加霜,国库空虚, 严重财政赤字。</p>

日军趁虚入侵东北,秉承着他们一贯的不宣而战、趁人之危的传统(不要脸传统)。</p>

而国内专注于内战,对外敌采取不抵抗政策,完全不顾民众抗日情绪,不顾国之疆土,不可寸让之精神。</p>

“你能理解到这一点让我很欣慰,阿淮,看来这段时间你在谢小姐身边长进了不少。”</p>

谢宁说天命,蔡军长不知道天命在谁,但肯定不在现任身上,毕竟那位运气太差了,g党是他最大的敌人,明明带了30万大军,却剿杀失败,国内天灾,国外入侵,都逼着他不得不收手。</p>

蔡军长示意陈建把那份谢宁送来的报纸递给蔡淮。</p>

“26军?”蔡淮皱眉,“谢小姐是让您效仿26军?”</p>

“天真,阿淮,看事情不能看表面,g军现在还谈不上能够国党相庭抗争,我不会选择他们,起码现在不会。</p>

他们不是正统。”</p>

“可是那位的不抵抗政策以及攘外必先安内的决定,您是反对的,所以,您也不会站队那位。”蔡淮别的猜不准,但他从十六就开始跟着自家叔叔了,差不多成十年的时间,论了解,恐怕连陈参谋都比不上他。</p>

“嗯,政府也只是表面和平统一,各派系之间有异心的不少,不管是像季一样投靠g军还是自己起事,都是必然的,我们手底下的兄弟不少,现在又不用看别人脸色买枪买炮,相反,还得别人求着我们分点汤出去。”</p>

他当然是选择自己起事了,不过还需准备以及拉些人一起。</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