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一梦华年178646(1 / 2)

韩祭酒见谢宁对《论语》如此熟悉,不由问的更深,“那你自己对此可有什么见解?”

谢宁沉思了一会儿才道,“我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曰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曰恕。

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推己及人”,也就是“恕道”......忠者,内尽于心;恕者,外不欺物。恕,忖度其义于人。”

其他的先生也不由得看了过来,没想到谢宁还有这番学识,虽然认识还是有些浅,但对一个小姑娘来说很不错了。

韩祭酒也是如此认为的。

这般年纪的孩子,能背下一些经书,会作几首诗文就已经很不错了。

“很好,那我便与你细细的讲一下。

忠,德之正也,亦说,德之厚也,这是一种美德,二指臣下事君之道,正如《荀子·臣道》所说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

恕,仁也......”

谢宁只细细的听着,一点都没有不耐烦,后面还反问道,“按照韩祭酒如此说,这忠恕之间的关系,倒是与道家《周易》中《乾》《坤》二卦的《象辞》关系甚为相似。

而我认为忠恕之道与道家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表达的思想亦有相似之处。”

“哦?你竟还研读道家学说?”

韩祭酒来了兴趣,示意谢宁细细道来。

“儒家奉行的“忠恕之道”强调“尽己曰忠”,实际上也是在强调人性平等,人格、尊严平等。

而“道”对待万物一视同仁,对于不平等之事,便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在汉初之时例行黄老之学,与民休息,正是民不足,而商则有余,便损抑之......道家认为人生而平等,因此物无贵贱,正是庄子所言‘万物齐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