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陷阱9(1 / 2)

盐铁粮等几类物资,在大商属于朝廷专卖,表面上是哪儿有大店小店,但其实都统一由朝廷登记、下发州郡,再到乡里。任何一个可以经营专卖物资的店铺,其实都是统一从朝廷进货。各级州郡层层把关,从数量到种类都要登记造册,从货源开始到出货的每个环节,一经发现就要上报府衙。</p>

这样的好处是一来可以统一价格,以食盐为例,做为生活必需品,一来防止他国或本国奸商哄抬物价,二来既增加税收又方便民生,三是可以借此从侧面掌控各州郡人口等情况。大到朝廷各级官府,小到村里的小店,基本都能估算到每年要进多少货、卖多少货。小幅度的波动没关系,一旦发生大规模数量异常,各级负责的官员就会下来查明原因。看看是不是突然人口暴增暴减,或者有什么突发性的军务等,甚至是不是谁发现了新的盐矿私自开采、或者有大批私盐入境等。在这种管制下,有任何来源不明的盐都难以瞒天过海。</p>

好在晏深的庄子人不多,否则光是食盐消耗问题,就可以引起地方官府的注意。大商的强大就在一层层的管理机制,所有大商境内子民,只要深挖,连祖宗八代都能给你挖出来。</p>

但今时今日,已经引起了平州府的注意。</p>

“大人,这是采买记录。按照之前约定的,全是这批私盐买办记录。”由各级衙门统计的采买记录,都由府衙文书直接登记,一并汇总至府衙。</p>

府令接过来,入目的有数十个村子,还有几个城中大户居然也在其中,老奸巨猾的府令眼中一亮。</p>

“这名单,可曾给过监察司啊。”</p>

“回大人的话,未曾给过。”那两个监察司的家伙这几天被那些翠红楼的莺莺燕燕包围,日日笙歌夜舞,酒醉情迷,怕是路都走不了了。</p>

“查清楚了?确定有这几个?”府令指着头前的几个大户问。</p>

“回大人的话,这几天一直派人盯梢。采买的确是这些人家的长工,都悄悄的屯在他们城外的仓库。”</p>

“好,随我出门一趟。”府令狡猾如斯,立刻猜到了原因。这些个大户,居然也参与私盐。如若要说他们收留萧月岚、秦怀等逃犯,那是打死他也不信,充其量不过是看见有机会了,也想屯点私盐,偷摸卖给其他黑道人士,捞点外快。</p>

这些本地大户根深地固,平常府令衙门也不敢太得罪他们。对此可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在自己管辖内买卖就行,可今天,借着监察司的由头,少不了要敲笔大竹杠了。不听话的,那就只能撞在监察司的刀口上了。</p>

至于那数十个村落,那就交给郊外的偏将,相信很快就会有收获的。</p>

“今天收获不错啊!”</p>

“还真是,没料到能买到海盐!”</p>

“这回可真是值了!”</p>

“你说这盐贩子从哪儿搞到这么多盐,价格还不贵。”</p>

“管他呢,接下来好几年咱都不用这买点,那买点凑了。”</p>

几个村民兴奋的往回走,边走边聊,却不知背后有人尾随。</p>

“什么事那么高兴?”村口等候的韩仪看见了问道。</p>

代以南和秦修竹早就回来了,两人在村中休息。他们到集市后就和村民分开,因修竹外地口音,,此行也只为熟悉环境,所以谨慎为妙一直都不开口,和几个庄民转了几圈,买了点必需品就回来了。</p>

“兄长,我们今天可是遇到好事了。”一个花白头发的村民说道,他是韩仪手下的老卒,这些人现在对韩仪都以兄长相称。</p>

“哦?什么好事!”</p>

“有人在集市悄悄卖私盐!”</p>

“哦,你们买了多少回来了?”韩仪并不惊讶。盐矿在大商境内并不少见,虽说是朝廷专卖,但有些深山老林就有露天的大小盐矿。这些盐矿无人开采提纯,猎户撞见了就弄点自己吃用。胆大的悄悄的在集市贩卖,这些未提纯的甚至都算不上私盐。品质不好,杂质多,但比官府价格低得不是一星半点,拿来腌制些腊肉咸菜的,极具性价比,正常情况下也没人揪着这点子破事不放。</p>

“兄长请看!”一个村民打开布袋。</p>

洁白如雪的盐粒细如沙,光从品质上看,就属于上上乘。</p>

“这,这是海盐,精制海盐!”韩仪用手指捏了一点,放嘴里抿了一下,入口即化。</p>

“海盐?”大伙没有那么见多识广。</p>

“一文钱二两。”另一个老卒在一旁说道,还意识不到海盐二字的重要性,“兄长,太值了。”</p>

“买的人多吗?”韩仪问道。</p>

“多,那人表面卖野果子。去摊位看果子的他都比划了一下,十个有八个都或多或少买了点。我们观察了一下才出手,这家伙悄不言声的,那车盐估计这会儿都卖光了。”村民想了想补充,“买盐的,大都是附近几个村的,看着都眼熟。”</p>

“买盐的没问题,卖盐也没问题?留了后手吗?”</p>

“留了,老规矩,怕跟踪,我们留了两个人走后面,跟我们后面回来。”韩仪的兵都是老兵,这点反侦察意识还是有的。</p>

几人说着话,远处一个村民,跑着过来了。</p>

“什么事?”看着就不对劲,韩仪带着几人赶紧上前问。</p>

“我们回来的时候,发现有人跟踪你们,被我们放倒了,现在赵三正看着那人了。”来人气喘吁吁的。</p>

“果然有事!”韩仪心中咯噔一下。</p>

韩仪知道,朝廷对于私盐一事,可大可小。卖私盐的罪大,但数量少品质差还不到砍头抄家灭族的地步。但今日卖私盐的都是精致海盐,来源就有问题,先不说是自有盐场生产还是偷盗的官府库房,这沿途运输可就不是小事,牵扯出来的肯定不是一般人。</p>

平常百姓就算被查出买了点私盐,事情也不大,毕竟都是大商合法子民,占了小便宜。按照惯例,一顿板子,私盐上交,花点钱打点衙役也就没事了。但今日居然是精制海盐,还有人跟踪,这里面的问题可就耐人寻味了。</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