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古都金陵(6)184(1 / 2)

钟师伯点了点头,道:“没错。此招虽险,但却是唯一的办法。江薄心若能借助祭坛,哪怕是短暂的达到地仙的层次,也能力挽狂澜,留下一分道统。这不是正义与否的问题,是立场对立的问题。”

“这个计划,有多少人知道?”

公孙先生道:“军区最高层的几人,我们四人,其他的,我不清楚。”

陈安问道:“玄门世家内,就没有人想过以合纵连横之术,来反抗么?”

公孙先生笑道:“合纵连横之术?什么合纵连横之术能比得过军区要求各家各派派亲传弟子到军区组建特殊作战小队?”

“那到时候,一旦开战,这些人难道不会倒戈么?”

公孙先生道:“倒戈?到时候,这些人连战场都上不去!钳制住玄门世家的年轻一辈精锐力量,并以此牵制玄门世家,上边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陈安苦笑一声,是啊,这与古代皇帝要求亲王子嗣入宫有何不同?

“如此,玄门世家的结局不就是只有一个了么?”

钟师伯笑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其一便为那遁去的变数,或是一线生机。江薄心身在何处,你知,我亦知。原本的这一线变数归于你身,你便是新的变数。”

公孙先生道:“道教神话中,老君爷历劫度人,每逢量劫,便下凡设教,度化世人,以求得量劫中的生机。

天地万物,皆可认为是由道化生,而太上老君即为道,道即为太上老君。身肩使命,得老君传道者,即为道君。”

钟师伯道:“而你,便是这场末法量劫中的道君。天生道君,法由仙授。这个八个字,你应该有切身体会。”

话题被引到陈安身上,而两人几句话,便将陈安最大的秘密说出。

陈安先是惊,随后是笑,最后是沉闷。

钟师伯自知今日的谈话已经达到他的目的。

他说道:“七月十五中元节,三清观亦要设度亡坛场。这几日,你便与我一同留在三清观吧。”

“崇安领命。”

至于太上灵应宫内的亡魂,便在七月十五,由叶小兰和玉澄押送,经由陈安“心景”,来此,闻经听法,乘玄妙甘露力,升自在逍遥天。

......

三清观内只有一位小道童,约莫十七八岁,是钟师伯的亲传弟子。

七窍皆通,还未到圆融之境界。

他称陈安一声师兄。

“师兄,师父让我来叫您吃饭。”

陈安坐在三清殿前,望着天上繁星失神。

他回过神来,答道:“哦...哦,好。”

吃饭的时候,钟师伯看着心不在焉的陈安,问道:“看你在三清殿前坐一下午了,都想了些什么?”

陈安低头看着碗里的白米饭,拿着筷子,说道:“想了很多,有亲人,有这些年的经历,还有...还有最近这几个月的事情。”

钟师伯看陈安不夹菜,便帮他把菜夹到碗里,说道:“吃点菜。”

“谢谢前辈。”

“别一直前辈前辈的叫我了,按辈分,叫我师伯吧。”

“是,师伯...师伯,我小的时候明明跟正常小孩没什么区别,为什么突然间,就有...就有这些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了呢?”

钟师伯道:“日月交替,四时流转,天地人三才并立,变量太多了,谁能说得清呢?”

“嗯,是啊,谁能说得清呢......” “你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