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赛马湾(1 / 2)

铁拐娘正好从山腰跑下来,没听清族正说了什么,但见众人忧心忡忡,便问道:“孩他爹,族正说什么?”

铁拐爹名唤铁喜,二十来岁的样子,平时不善言辞,倒是一把庄稼好手,只见他长得敦实有力,虽然个子不高,还有些消瘦,但是手脚粗壮,看来平时农活没少干。

铁喜一脸忧虑,也没理铁拐娘刘氏的发问,沉声到:“地龙翻身,赛马湾堰塞了!”

刘氏听到赛马湾堰塞,吓得脸色苍白,箩筐扁担都掉到了地上。

铁喜看了刘氏一眼,捡起箩筐和扁担,往刘氏怀里一塞,道:“捡家里重要的东西抢救!”说完拔腿就往家里去了。

赛马湾位于怀县西南角,在铁家寨下游数十里处。

赛马湾是整个常州府最大山系雪峰山的拐角,为什么说是拐角,这就是赛马湾的惊奇之处。

雪峰山横跨整个武陵和常州,并与武陵山系相连。

赛马湾是两大山系的接壤点,雪峰山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然后突然与武陵山系对撞,形成一个大大的环形,就像战马急行军,突然一个拐弯,杀了一个回马枪;因此,赛马湾的急流,是整个沅江水系最为惊险的地方。

雪峰山峰值两千余米,常年将太平洋吹来的暖湿气流挡在了山的那边,因此,这为沅水带来了丰沛的水系,而这些丰沛的水系,更造就了赛马湾的惊险。

作为造山运动期间涌现出来的产物,雪峰山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雪峰山巍峨的山峰皆从山顶上耸起形成;山谷被扩阔并加深成为一般的U字形,雪峰山上甚至有大瀑布,从高出主谷底部数百尺的一些悬谷喷泻而出……

在雪峰山主峰上,最出名的要数雪峰观,它位于主峰西南的空谷山麓,是南方炎帝访上古哲人的发生地。

雪峰观作为一处道观建筑,山上建有大量的前朝建筑,而且在布局方面,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分别建有“问道处”、“得道庵”,“雪峰庙”和炎帝暮年修道的“大仙观”。

《庄子·有宥篇》说,炎帝十九年,“闻哲人于雪峰之上,故往见之”,求问“修德习武”、驾驭诸部落的“至道”。

所以,今天的雪峰观,是大隋非常重要的一处道观,号称“南雪峰北慈恩”,意思就是南隋有雪峰观,北唐有大慈恩寺。

雪峰观住持(隋唐的道教真的称为住持)称广成道长,号广成子,是整个大隋朝最牛牛的道士哲人。

据传,圣上南巡那年,曾在怀城辞别群臣,散驾登山,访广成子,连住数日,与广成子秉烛夜谈,心灰意冷之下,颇有退隐雪峰观之意,吓坏了不少朝臣。

不过,那都是过去常州府和怀城人喜闻乐见的谈资。

话说两头,我们现在讲回赛马湾。

沅水从赛马湾中间穿过,怒吼着回环而流,汹涌的河水冲刷着两边悬崖的石灰岩和页岩,使得这里更加凶险万千。

这一次,随着大地震的来袭,赛马湾底层岩石扛不住地动山摇,终于还是塌将下来,两边数十丈的悬崖峭壁,就这样把小小的赛马湾,填了个结实,成为天然版的三峡大工程。

后世其实也遗留着这个天然工程,赛马湾的燕塞湖在千年之后,其蓄水量依然不减。

奈何,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明白赛马湾燕塞湖的意义。

如铁富这样的老一辈,其实经历过赛马湾堰塞,这在前朝也发生过。

北周年间,赛马湾曾在地龙威力之下,遭遇过短时间的燕塞湖;而赛马湾一旦形成堰塞湖,那就意味着整个村庄将淹没在滚滚洪流当中,这就不是淹没几块田地那么简单,赛马湾的燕塞湖回导致洪峰回流,河水陡然上涨,整个村庄将面临全部被淹的厄运。

赛马湾的燕塞湖回流洪峰,会瞬间抬升河水上涨趋势,几乎可以肯定,洪峰什么时候回流到铁家寨,就是铁家寨全面被淹的时候,所以,抢险救灾的时间,非常有限,现在就是黄金期。

不过,铁富不知道的是,以前的赛马湾堰塞,都是小打小闹,在赛马湾湍急的沅水冲击之下,燕塞湖会马上撕开一道口子,乖乖放洪水过境。

这一次,洪水再厉害,也冲不垮赛马湾的亿万吨石坝了。

整个铁家寨已经完全陷入一种慌乱而又惊恐的抢灾氛围之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