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盗毛拉(1 / 2)

“猴子,你再弄出动静,若是被对岸发现,回去大王剥了你的皮。”老六轻声呵斥道。

名唤猴子的武陵盗寇,大概十几岁的模样,身材健壮,皮肤黝黑,全身仅穿一条破烂短裤,上身寸丝未着,头上包着一根又黑又糙的头巾,他甚至连鞋子都没有。

猴子刚从一颗树上跳下来,因为跳跃的时候双脚登动了大树,整个树木随着他的身体摇晃了起来。

听到老六呵骂,猴子低声辩解道:“六叔,我就是从树上跳下来而已。”

“大王让你来刺探动静,不是让你来坏事的。”老六厉声道。

“知道了。”猴子低头应道。

毛拉大王不姓毛,毛拉是武陵一带对德高望重的苗蛮部落首领的一种称呼。

毛拉出生在武陵部落一个贫困佃户家庭,母亲是巫师,笃信盘瓠教,很小时侯他就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

后来,隋军大举伐陈,当时还在念私塾的毛拉积极投身陈朝骠骑大将军、绥建郡公萧摩诃领导的、反抗隋军入侵的战斗,成为一名弓箭手。

在战斗中,毛拉身先士卒,表现勇猛,杀死了不少隋军,曾先后四次负伤并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了右眼,由此得名“独眼毛拉”。

但他在当时还不算有名人物,真正令他名震常州府,是此后在武陵山杀官劫民。

陈朝灭亡后,萧摩诃随陈后主降隋,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此后,萧摩诃与汉王杨谅起兵反对杨广称帝,被杨素俘杀。

这个时候,作为萧摩诃的老部下,毛拉被军队排挤,于是又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当地的私塾先生。

面对隋军伐陈后武陵一带糜烂的局面,当地族人常常备受官府、汉人的多重欺辱压迫,于是毛拉决心反抗。

毛拉从苗民土村羌寨征招的私塾学生中,组建了最初只有十余人的武陵盘瓠武装,称“盘瓠武士”。

他们高喊减粮租、杀贪官、建武陵的口号,因此深得民心,武陵地区很多被夺田为奴的穷人,纷纷投奔到他的麾下。

在毛拉大王的领导下,武陵盗寇逐渐发展成为武陵山脉最强大的一支强盗势力。

常州府曾派重兵剿灭,武陵盗寇差点被团灭,独眼毛拉甚至被俘,后来不知为何,让他逃了出来。

毛拉逃走之后,又重新拉起了一支武陵盘瓠武装,继续杀官劫道,着实让朝廷不堪其扰。

武陵盗寇的兵力主要来自深山苗蛮土羌子弟,以及被苗蛮土羌排挤的野人部落,所以这些年,武陵盗寇杀了一茬又一茬,似乎永远杀不完,源源不竭。

另一方面,武陵山脉实在太大,林子太深,几千几万兵卒进去,往林子里一钻,人都看不到一个。

所以,对常州府来说,剿灭武陵盗寇谈何容易。

如今,以毛拉为首的武陵盗寇,旗下节制九帮十二洞,只要毛拉一声令下,这些武陵深山的帮主、洞主都得听命。

甚至听说常州府的漕帮,都与毛拉有不清不楚的联系,走沅江水路的船,需要跟漕帮打招呼,不然就很危险。

哪怕是朝廷漕运,兵力少了,这些武陵盗寇也敢来抢。

怀城幸亏离沅江较远,水路走的少,再加上陆路官道平坦宽阔,陆路是主要运输通道。

隔壁泸县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离沅水更近,水路走得多,危险系数自然增加。

此时,毛拉大王依靠自身的实力和狠辣,名动武陵。

时间长了,大家都忘了毛拉的原名,似乎毛拉生出来就叫毛拉,于是毛拉有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名字——毛拉大王、毛拉首领、独眼毛拉将军。

武陵深山毛拉大王洞府。

毛拉大王端坐在八仙竹桌旁,含笑望着回来禀报军情的老六和猴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