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红友鱼51(1 / 2)

这消息对力哥来说,反而是好消息。

他一听,马上屁颠屁颠来到黄浩鑫家,又一次盛情邀请杨坚出海,并且表示,鱼获跟杨坚七三分。

杨坚不好意思拒绝,之前还能说有计划,但现在计划泡了汤。

再推辞,那就有点得罪人了。

最重要的是,人家力哥的诚意也不小,给杨坚三成,并非白干。

“行!那力哥你出发的时候,来通知我一声。”

“没问题!”

见杨坚点头答应,力哥非常高兴,哼着歌离开。

夜幕降临,力哥在码头处测试自己船上的诱鱼灯,看到走过来的杨坚,赶紧迎接:“阿坚,来了呀!小心脚下。”

“力哥,要出发了吗?”

“快了,测完这些灯,没问题就走。”

又过了一会,渔船启动,逐渐消失在茫茫大海。

“人生就两个字——搞钱!”

忽然,船上不知道谁吼了一句。

船上大家都听过杨坚的故事,也见识过他的运气。所以,他们对这次出海充满了期待。船东都说了,今晚出海,会拿出两成的收获,来奖励大家。

“吼个屁呀!吓老子一跳。”力哥等那人一眼。

途中,杨坚在假寐,其实一直在探测鱼群。

看到杨坚在打瞌睡,力哥等人下意识闭嘴,没有继续吹牛,以免打扰到杨坚。

差不多两个小时,一名船工偷偷跟力哥说道:“力哥,要叫醒坚哥吗?我们走两个多小时了。”

什么时候开始下网拖呀?

力哥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杨坚微微睁开眼,假装刚睡醒,揉了揉眼睛,问:“兄弟,几点啦?”

力哥抢先回答:“快十二点了。”

“哎呀!这么久了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那现在下网?”

力哥笑道:“也没多久。”

接着,他通知大家,开始下网,一切以杨坚的话为号令。同时,还把渔船的诱鱼灯打开,灯光大作,成为海面上非常耀眼的存在。

用灯光吸引鱼的到来,可不仅仅人类懂。

事实上,这都是跟海洋生物学来的。

比如鮟鱇鱼,鱼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那是由它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触鱼用“小灯笼”当诱饵,引诱周围有趋光性的鱼类。

船上的诱鱼灯,也叫集鱼灯。

很多鱼类有洄游和趋光性的特点,所以在古时渔民就学会了用亮光来引诱鱼类靠近,然后再用渔网加以捞捕的方法。

“这灯有效果吗?”杨坚询问。

“还是有的,效果大小就不能保证。”

力哥还告诉杨坚,这种捕鱼方式,并非有电灯才开始的,历史很悠久,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

早期的“焚寄网渔船”就是这个原理,在以前出海捕鱼必须有3艘船配合作业,一艘是点燃很多火把引诱鱼群的“火船“,另外两艘拖着渔网围捕,称为“罟船“。

后来随着科技的革新,集鱼灯取代了火把,船的两边会各装上一支活动“张网竹竿“取代了罟船。

比如大家熟悉的鱿鱼,就需要这种捕捞技术,因为鱿鱼本身趋光性很强,所以渔民大都是在晚上才出海靠灯光诱捕。 “坚哥,不用你帮忙,坐着吧!我们干就行。”力哥开口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