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秦本纪之秦始皇第二段23(1 / 2)

中途下课,聂复秋在台上说道:“好了,我们下节课再继续!”

“好!”

陈枢言他们倒是先去厕所一趟,然后回到教室。

一坐下,鱼归晚就首先开口问道:“你说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那司马迁在史记里不都写得很清楚了吗?”陈枢言说,“赢异人在赵国邯郸宠幸赵姬,然后在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下了始皇帝。”

“话是这么说,但挡不住我这八卦的心!”鱼归晚点点头地说道。

“汉代汉代离秦代那么近,这有什么假的?毕竟现在可没有确凿证据来表明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陈枢言回道。

“这小子……八成是电视剧看多了!”杨雨来笑道。

鱼归晚白了杨雨来一眼,说道:“哼!”

“好啦!好啦!”

直到上课铃声响起,聂复秋来到教室,继续刚才的课程。

“接下来请各位同学们先朗读一下第二段吧,可以吧?”聂复秋翻了书本说道。

“好的!”

紧接着,大家都整理好嗓子,开始朗读了第二段。

“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齮死。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畼、有诡。岁大饥。四年,拔畼、有诡。三月,军罢。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冬雷。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

聂复秋说道:“嗯,读的都可以,接下来我们谈谈这个第二段哈。”

于是,聂复秋讲解第二段,他说道:“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这里所说的‘晋阳’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然后它就反了。元年就是秦王嬴政登基的元年,叫做秦王元年。我们后来所用的‘年号’,最早是汉武帝时期创立的,之后就用年号来代替,像什么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叫洪武,那就记录洪武三年,洪武十年等等,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是永乐,永乐五年,永乐二十年等等。”

“在没有年号之前,像春秋战国时期,称为齐桓公五年,楚庄王十年,秦王政元年,秦王政十年等等,后面秦王政称帝,叫始皇帝了,就称为始皇十年,始皇二十年,然后到了汉代时期,就称汉高祖元年等等”

“这个时候,晋阳反了之后,将军蒙骜就派兵平定了,这个‘反’就两层意思,第一要么是本国境内的人造反,第二要么是其他国家的人攻打他,也称作反。”

“我们接下来往下看,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齮死。”聂复秋说,“秦王政二年,麃公率领士兵进攻卷城,然后斩杀了三万敌人。这个麃公的‘麃’,读音读标,标准的‘标’。秦王政三年,蒙骜攻打韩国,夺取了十三座城池,同年,王齮去世。这个王齮的‘齮’,它是读‘椅’,椅子的‘椅’。”

“再往下看看,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畼、有诡。岁大饥。四年,拔畼、有诡。三月,军罢。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聂复秋说,“十月,将军蒙骜攻击魏国的篸城、有诡城。年成大饥荒。四年,攻下篸城、有诡城,三月军队停止攻击。秦国的质子从赵国返回,赵国的太子回到本国。十月庚寅日,蝗虫从东方飞来,遮蔽了天空。天下发生了瘟疫。”

“这段史实当中,正好可以说在当初,不光有战争,还遭遇饥荒。”

“我们可以往下看看,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聂复秋讲解着,“这里是要让老百姓主动捐赠一千石粮食,这不是用强征的方式来逼迫他们的。只要主动捐赠,就可以拜爵一级。那么到了秦王政五年,将军蒙骜就攻打魏国,平定了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将其攻下来了,然后夺取了二十座城池。可以说蒙骜此举是势如破竹,而且这些城池都出自东郡,因此当时就设置了东郡。”

紧接着,聂复秋又继续讲解着:“冬雷。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