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变相的妥协114(2 / 2)

朱由检环视一周,见无人异议,遂继续颁布旨意:

“兵部,自今而后,独立于六部之外,不再参与朝政议论,专心致志于领兵作战、边防固守等军事要务。兵部之下,设东西南北中五军都督,分别掌管大明各地军事,以确保边防坚固,内地安宁。”

朱由检语气一顿,又道:

“此外,朕将设立内臣提督一职,此职位专司监督,不掌统兵之权,旨在确保军令畅通,军纪严明。内臣提督直属于朕,任何军务,皆须上报,不得有隐瞒之事。”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纷纷露出惊愕之色,兵部独立,五军都督分掌地方,内臣提督监管,这一系列措施,无疑是对现有军事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

朱由检的军事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官集团对军务的干预,但他并未完全剥夺文官的权力。

相反,他巧妙地在保留了文官集团的利益,以确保朝政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

兵部的独立,实际上是将军事专业化,提高了作战效率,而文官则可在其他领域继续发挥其治理才能。

五军参谋府的设立,虽然标志着军事体系的重大变革,但实际上,这一新机构的掌控权依旧牢牢掌握在文官集团手中。

五军参谋府的官员,大多由皇帝亲自选拔,而这些官员多为文官出身,他们熟稔朝政,深谙兵法,能够有效地将军事与政治相结合。

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军队的专业化管理,又使得文官集团能够继续在军事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官们在五军参谋府中,负责制定军事策略、审核军费预算、监督军队训练等关键事务,而具体的军事指挥和作战任务,则由武将们执行。

这种文武分权的模式,有效地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同时也减少了文官与武将之间的摩擦。

朱由检的设想是长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武分立的制度逐渐显现出其优势。

文官集团在军政上的专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武将们则在军事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两相互补,毕竟会使大明军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一旦贸然剥夺文官集团把持了一个多世纪的军政大权,很可能会激起强烈的反弹,甚至可能导致动乱,危及自己的皇位。

他的改制之举,看似是在照顾文官的利益,实则是一种在现实压力下的无奈妥协。

韩爌等内阁重臣早已与朱由检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兵部的独立并非完全剥夺了文官集团的权力。

五军参谋府的设立,实际上仍然是将军政大权控制在文官集团的手中。

除了统兵作战这一项由武将负责外,军队的其他命脉,如募兵、薪资发放等重要事务,依旧由文官集团掌管。

看着各有心思的群臣,朱由检轻轻叹息一声,心中却也有所安慰,至少,军政分离的初步目标已然实现。

提一下精神,朱由检继续道:

“朕决定,在兵部仿照内阁之制,设立军参处。该处不掌兵权,专司军务之参谋事宜。至于兵部尚书一职,朕心中已有合适人选,此人此刻正在殿外候命。”

语毕,朱由检看向王承恩,王承恩立刻会意,高声宣召:

“传旨,新任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军参处首辅孙承宗,即刻入殿觐见!”

返回